美国高校招生体制解析
来源:哈鲁教育 2014-04-10
美国高校招生体制解析
以美国为例,高校招生制度是在美国社会多元化特色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根据社会需求的不同、学校功能的差异,在不同的层次中其招生制度也存在差别。在授 予学位的招生层次虽存在个别差异,但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共性特征,那就是几乎每间学校都追求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在多元化的标准中树立自己的特色。
我们知道,每所大学,不同的院系都会设有独立的招生委员会,或者招生办公室,这些招办人员的工作职责就是根据学校的传统和需求,为学校招收学生。而招办人员 的身份则可以是来自各个学院系所的专业教授,可以是学校已经毕业的校友,甚至在读的研究生等,他们聚集在一起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讨论,最终确定录取名 单。我们可以由此想到,招生委员会召集这些身份不同的人的原因,就在于可以从多个角度不同标准对申请者进行评价。
首先,我们可以从中国学生都十分敏感的一个话题---分数谈起。对于标准化考试分数,对方学校是怎么看待的呢?这些硬件的分数是学校衡量申请者基础知识、学 习能力、智力水平、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好的分数自然可以体现一个申请者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但绝对构不成后者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经验积累中,有 很多成绩和分数并不算突出的一批学生,他们照样可以凭借优秀的品质和特点进入名校学习。那么这些吸引学校的优秀品质和特点究竟是什么呢?---从学校的角 度来看,在每一年的招生工作中,优秀的学校总是想招一些“特殊”的学生。如何“特殊”,这绝对不是分数能够说明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的高校申请需要 提交成绩之外的申请材料,包括推荐信、个人陈述或essay。
那么再说,为什么学校总 想招一些“特殊”的学生呢?因为Diversity多元化是学校所崇尚的一个元素,学校认为多元化的学生组成更利于学生们相互学习,通过了解对方来丰富自 己的阅历。所以你的特殊出生,如种族,民族,出生地,家庭背景,有没有运动特长等或者是特殊的经历都是让你从条件相似的候选人脱颖而出的过人之处。但一个 申请人的优势并不在于你拥有这些经历和拥有这些特长,而在于你在这些经历当中你的个人成长、你的个人蜕变、你个人思想的成熟。下面一段故事更为形象地说明 了招生委员会中的官员是如何审核申请人材料的:
有一个有趣的笑话,某知名大学本科录取 委员会有七名成员,从十一月开始一起开会审阅录取材料。这一过程被录取部主任戏称为“长征”(long march)。在会上,一个女生的申请材料摆在大家面前:成绩全A,女童子军成员,舞蹈家,同学的辅导老师…. 然而,如此优异的记录难以给委员会成员留下深刻印象,大家很快就否决。“这样的人太多了。”一位录取委员会成员说。
另 一位是意大利蓝领工人的儿子,因为其作文动人地描述了他对专业追求以及家庭的热爱,以及他和自己智障的弟弟的关系,一下子被大家看中,很快获得一致通过。 下面一位是个平均成绩为B、英语成绩为C的学生。她有听力障碍,生长在西班牙语家庭和非常破落危险的社区,每天要通勤一个多小时上学,从小就照料自己的弟 妹。录取人员对她争论不休:“这孩子在大学第一年可有些吃不消,不过最终她会赶上来。”“她已经克服了许多艰难困苦,我们不应该让这样的孩子失败。”大家 讨论了二十分钟仍没有结论,最后不得不推迟决定。
一位科罗拉多的学生材料被摆在他面前。他成绩平平,在一般情况下肯定不合格。但是,录取委员会发现,他父亲离家出走多年,他母亲失业,他生长在犯罪率极高的社区,挣扎着不掉进犯罪的陷阱。结果,他的成绩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委员会一致决定录取。
从这个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没错,那就是录取委员会非常认真地阅读申请者写作的文书材料,去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价值观念。更鲜为人知的一点事,委员会审查 申请者的家庭背景时,父母的职业和收入水平、教育程度、所上的高中里升大学的学生比例等,这几项越低,这个学生越容易被录取。更有一部分学校将父双方都没 有进过大学学习的申请者归入SP30类,家庭收入非常低的被归入SP31类。这两类的学生,在录取中得到了种种的照顾。
当然,这样考察学生的家庭背景,并非论出身取人,也不是把大学变成慈善机构,其最终目的还是挑选人才。这一制度的形成有其长久的历史原因,更是因为这种体制在现代 社会取得了长久有效地收益,才得以延续发扬。在这样的选材过程中,大学把社会和家庭因素当作衡量学生“品格”的一项指标。你以后在一生的事业中是否有克服 艰难险阻的品格?---这是你成功的关键。而这种品格,从你上大学,上graduate school之前如何“克服挑战”中能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掌握了这一点,你是否觉得美国的申请很人性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