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申请经验
来源:哈鲁教育 2014-02-28
下文是一篇留学美国申请东亚研究专业的申请总结,从结果上来看,申请还是非常成功的,申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东亚研究全奖。文科留学美国的申请经验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从下面的总结中汲取经验。有问题?找免费的顾问为你解答吧。>>>>本站免费咨询顾问
申请结果:offer: uw,columbia,osu
rej: princeton upenn harvard michigan chicago uiuc等(真是一场血淋淋rej雨,我应该在二月初拿到offer之后就withdraw,一时犯懒。)
withdraw: rutgers,stanford
最终去向: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olumbia u (with faculty fellow: 2,3000$* 3 years+ ta* 2 years)
申请背景:
1、中文系现代文学硕士
本科gpa overall:3.48,major:3.74
硕士gpa overall:3.80,major:3.81
2、gre:560+720+3.5(请无视我难看的分数,以及数学脑残了,之前考过一次是正常的800分……)
3、toefl:104 (reading 27,listening 25,speaking 22,writing 30) 刚够用的分数,口语很挫
4、publication:两篇讨论稿(合作)+两篇论文+一篇书评,半数核心
5、awards:从2006年起,每年都有奖学金,共六个。
6、有一些会议经历,比较酱油。投稿并入选第十四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研究生年会(14th heas conference)收获颇丰。
7、无二外,无双学位。大一由理科院系转入中文系,后保研。
8、我gg在princeton读博,申请目标是定点双飞。
美国留学申请进度:
9月份:准备硕士论文开题的同时筹备writing sample;找教授写推荐信,开本硕成绩单;月底论题被导师否定,推倒重来。
10月份:重新选题,两周时间写出ws并译成英文,随后完成ps、cv写作,开始找朋友们帮助修改ws和ps。选校,准备网申,给网银打足了钱……
11月份:网申,gt送分,改材料,提交columbia和harvard两校研究生年会论文提纲;写出硕士论文开题。
12月份:继续修改材料,最为艰难的还是ws,英文学术文章的写作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大的障碍;继续提交网申,月底完成所有学校的申请工作,包括三个教育学硕士的申请材料,交了一大笔申请费;11日那天和dl妹妹去了卧佛寺,卧佛寺为我们而开门;收到harvard研究生年会的邀请函,大陆唯二参会者之一,欢喜;不久收到columbia研究生年会拒信,略略不爽。
1月份:完成heas会议论文,顺利签证;27日飞美国,在首都机场候机的时候接到columbia教授电话,突然袭击的英语口试……还好没有问特别专业的问题,约好了30日哥大的interview + campus visit;30日哥大行出奇顺利,见到一群特别nice的研究生,见到几位教授,拿到口头offer。
2月份:口头offer之后的短期欢乐生活,月初独自前往columbia旁听研究生年会,见到同门师妹,见到跨度好几届的北大中文人,欢欣鼓舞;中旬继续准备harvard会议论文报告和ppt,25日至27日会议圆满结束,得到王德威教授的热情赞扬,见到哈佛的众多pkuers,欢欣鼓舞;与此同时,rej如雨水哗哗不绝,每逢周一、周五必有一封……偶尔也有个别offer……
3月份:月初回国,回国前accept official offer from columbia u,拿到faculty fellowship,三年全奖两年ta的五年package,在生活成本昂贵的扭腰可以实现“一人吃饭,全家不饿”;回国后开始寻找室友,提交住房申请;22日收到i20,预约了签证。
4月份:正式准备并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
留一些tips给将来的学弟学妹们:
1、大部分学校的东亚系phd需要有ma作为基础,所以如果你有志于去北美接受国际化的学术训练,又不想让父母为你破费一大笔“束脩”,那么保研并留在北大读个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哦。虽然硕士的时间相对长一些,自己不够抓紧的话也可能会有些荒废,但说到底还是事在人为。北大中文绝对的天下无敌,就看你如何去充分汲取营养。
2、一个良好的时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硕士三年需要合理的安排计划,在保证专业课优秀的前提下,完成申请必须的英语考试。我研一没有选很多课,认真准备各门课的论文和报告,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学分;研二上完成了剩下的大部分学分,同时考了toefl;到了研二下,只剩两门专业课的同时,考了gre。不要低估gre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不太重视英语学习的中文系同学,更是要对其难度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做好准备。
3、好好学英语,丢下容易,捡起来难。老实说,来了中文系,我的英语水平每况愈下,入学时候好歹也是直接大英三的人,转系之后考完了六级就再没有什么好好学英语的契机。自己也懒,于是荒废了不少。重拾英语的过程是痛苦的,我们也不像理科生那样有很多阅读英文文献的任务。无论将来是否要走出国门,英语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4、gt分数和学术成绩何者重要?;引用我的一位师姐说过的话,申请最重要的是两个字——“契合”。研究兴趣和研究计划同所申请学校的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否契合,是决定申请成败的关键。其他硬件条件,包括本科、硕士期间的成绩,英语成绩,论文发表等,往往只是参考项。或许会成为兴趣不能契合的情况下,教授们拒绝你的理由。因此,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教授,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5、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学学二外、三外。在哈佛开会的时候,王德威教授告诉我,我的材料很不错,在今年的申请者中也排名靠前,但是今年的竞争尤为激烈,有那么两三个学生掌握三门甚至四门外语,因此更具有优势。学语言并非目的,也不是开启成功的大门;但一门外语就好比一扇窗,为你瞭望世界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也为你的学术思考提供了更多的光亮和启迪。
6、writing sample尽早准备。对于非母语者,直接用英文写作学术论文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写作范例一般都是由中文写成,再译成英文。去年7月份我从台湾玩耍归来,心情过于欢乐,没有跟导师很好的交流选题,导致临时换题目,十分被动。比较好的申请规划应该是当年暑假之内把写作范例的中文版完成。
7、ws必须自己翻译,最好再找个native speaker帮你修订一遍。有的同学找到专门翻译机构请别人翻译,一来价格不菲,二来很难靠谱。我曾经读过某翻译机构给申请人翻译的ws,文法很不通畅。这么重要的文书,当然要亲力亲为才放心。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学到很多知识,掌握英文术语的惯常表述方式。翻译完毕之后,找到母语者帮你修订一下语法错误,文章比较长也比较专业,所以应该给别人一些酬劳。
8、套磁方面我是木有神马成功经验可谈的,本来就没套几个老师,除了可亲可敬的王德威教授和张英进教授回复了我之外,基本上木有收到回复……但自我介绍性质的套磁信肯定不如“学术套”来得威猛,但后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数倍于前者。在时间精力充分的情况下,不妨好好读读大牛们的著作,套磁时才能言之有物。
9、同本系的师兄师姐进行联系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可以提供给你一些你在网络上看不见的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然而,文科phd的学业也是十分繁忙的,一定不要过多地打扰他们。修改申请文书,尤其是ws这么长的文章,是十分耗费心力和时间的事情,最好不要让师兄师姐们帮忙。
10、积极投稿参加研究生年会。harvard、columbia和ucla之类的学校一般每年都会有东亚研究的研究生会议,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入选哈佛会议也为我的简历加了分。到了秋季,九十月份的时候,这些学校的系主页一般会张贴通告,征集论文提纲(大多是250字左右)。要积极查找这样的通知信息,努力参与,写作一段250字的英文论文提要,想准确传达出论文的主旨和论题的价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没能入选,也是不错的磨练。
11、学会孤独。在文科专业里,申请出国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虽然中文系这几年出国形势大好,有不少牛人拿到了哈佛、耶鲁、牛津、康奈尔、ucla等名校的offer,但每一个申请文科phd的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即起因是孤独的,经过是孤独的,结果还是孤独的。
当周围的同学大部分选择迈入社会开始职场人生,当余下的同学大部分选择留在本校读博再续燕园情缘,只有你和少数的那几个,背着红宝,抱着键盘(为了练习aw),听着老俞的唠叨,背着陈琦的三千,起早贪黑,刷词刷题——gre还仅仅是最基础的一步。当申请开始的时候,你和电脑双宿双栖,写论文,写材料,查信息,填网申,个人娱乐的时间和心情都大大缩水。更要命的是,身为文科申请者的你,可能没有战友!
学会孤独,就是认识到一个真理:无论你的后方多么强大,战场上只有你一个人;别人的鼓励永远是外在的动力,只有发自内心的力量才是不会枯竭的。未来的学术道路依旧是艰辛而孤独的,虽然周围有你的同道中人、同门好友可以交流讨论,但写作和思考归根结底只能由一个人独自进行。其实,学会了面对孤独,才不会真的孤独。
经典内容回顾:
1.哥伦比亚大学排名是多少
2.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