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整个申请过程,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重新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过程,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好的规划。
在一开始准备申请工作时,对于专业方面的问题比较迷茫,甚至有点从众。但在后来,在咨询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了解各专业介绍、填写个人简历,其实是对我过往生活的一个回顾与总结,尤其是大学阶段。这些工作可以很好的地帮我更加客观地分析出自己的喜好、特长与优势。我研究生申请的专业与我本科专业并不直接相关,属于跨专业申请。一开始对于这一决定还有一点犹豫,但在申请过程中,包括在梳理文书内容的时候,都让我发现了自己对这一个新的方向是更感兴趣,也更加适合,不断坚定报读文化类专业的想法。
在申请过程中,不仅是对学校与专业有过犹豫,更对报读的地区也不够坚定。为什么我不考虑去美国?英国?澳洲?但正是因为有了一次次的疑惑,才激发我不断去思考“why HK?Why this school”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才有了一个很清楚的认识与目标。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从简历整理到文书编写,再到他人的推荐信(清楚帮我了解到别人眼中的我)的过程,我相信,我无法像现在一样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申请过程中我遇到的困难是,我的整体申请工作的起步要比一般人晚,申请进度来说总体比较紧张,因此,我对我的申请也不是非常有信心。刚开始很担心赶不及第一批申请。幸好sophie老师给我做了很详细又合理的留学申请时间规划表。在拿到规划表之后,sophie老师不仅没有给我压力,还不断鼓励我。这样,我便开始对自己的申请有了信心。虽然时间紧迫,但按照sophie的指导和规划表的进度,我还是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整套申请工作,节奏和时间都把握的刚刚好!
因为我的准备时间比较少,不太可能在重新去提升背景,例如去找实习,sophie老师就很善于利用我已有的资源,对我进行背景挖掘与提升,使得整个申请过程都非常顺利。
通过这次申请,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比如申请的目标要明确。地区、学校、专业,在选择之前一定要做好评估与分析,到底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不是喜欢,不要抱着撒网的心态。以为网撒的越大,概率就一定越大。其实,定位好自己的才是最关键的。
还有平时要多积累,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实习,不要等到申请的时候才干着急。
很感谢哈鲁教育,从前期的咨询(咨询老师是马金老师),到后期的实操(咨询老师是sophie老师),他们都给我很多专业的指导。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在用心帮我做好一个留学规划,甚至是未来的职业规划。
同时也要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我整个申请过程中,给我了很大的信任与支持。从一开始我联系咨询公司,到后期学校的选择,他们都充分尊重我的意愿,也给了我很大的自由!谢谢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