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对学校作相关研究
如果你在留学面试的时候问一些很容易在学院网站上搜索到答案的问题,你在传达你并不在乎这个学校的信息。问些问题来表明你已经了解他们的某些东西:“我对你们的荣誉课程感兴趣,你能告诉我更多一些信息吗?”
2、粗鲁
好的行为举止能够使面试延续得更久。握手,称呼面试官,并说“谢谢”。如果父母在等候区向考官介绍下他们。并说“谢谢”。
3、撒谎
这是显而易见的错误。但是还是有学生在留学面试时编造事实夸大其词来惹祸上身。
4、嚼口香糖
这会分散注意力并且令人反感。
初步选拔型
申 请的必经之路这种多见于商科院校,比如Brock的MBA。申请人必须参加学校的初步面试,只有通过初步的选拔,才能递交学校的申请。这种类型,多半是需 要申请人在面试官面前充分介绍自己的经历以及背景,因为面试官在见到学生前,对于你的情况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但是由于是初步选拔,其结果只对是否能递 交申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不能确定申请结果。
导师自发型
研究型需要选定导师研究型申请的核心在与怎么抓到导师的心,而这种面试常出现在导师的对于你的材料进行 初步审核,各方面都符合标准,但是候选人又很多的情况下。于是这种面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安抚导师那颗摇摆的心,另外给理由让他安定下来。想读研究型从来 就是条荆棘满途的路,导师的门外从来不止你一个人,因此这种选拔的重点是体现自己的优势,以及自己与导师研究方向的一致性,最好还能体现你对于导师所研究 科目有做过充分的功课。如果说到重要性,面试会给导师一个基本的决定。如果之后没有什么很有影响力的因素干扰,面试结果就是最终决定。
最终确认型
还 是多见于商科院校是对于学校犹豫的候选人的一种再次筛选工作。因此,如果有学校要录取你,说明你有希望,但也说明学校在是否选择你上还有疑虑;如果一个学 校不面试你,也不是说你没有希望,也有可能是你好到让他们无法拒绝。(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但是真的存在。)也有部分学校觉得最终的跟学生简单的沟通只是 例行公事,这种情况,对于结果就可能不会那么理想。
加拿大研究生面试是机遇与风险同在。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口语水平、沟通能力或者说是思辨能力能让你在短短的半刻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内让面试官对你刮目相看,直接忽略那些学术上以及语言成绩上的硬伤,那选择面试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也 真的有过学生在加拿大研究生面试时舌战面试官最终力挽狂澜,但是那也只是在一些学校觉得可以松动标准或者能力特别突出的候选人身上出现的情况。曾经有学生 说出“给我一个面试,我就能拿到offer”的说法,但事实上这只针对能力无法在材料中体现的情况,或者你特别合加拿大研究生面试官的“眼缘”。但如果你 真的属于内向腼腆型的“学霸”,建议如果有加拿大研究生面试的情况下,还是多做做功课,至少不能让面试拉低你的平均分。
1、要写明与被推荐人的关系以及认识时间和所教授的课程。
2、要说明被推荐人的学术能力及相应的专长,在班系里的排名或表现,并分析与其他具有相同条件的学生的区别;并阐明被推荐人是否适合其所申请的课程。
3、申请人与其他同学对比的相对表现,如top5of40等。
4、申请人与众不同的才华或优缺点。
5、当申请人为在读学生时,推荐人需要预测申请人是否能毕业及预测毕业最终GPA或平均分。
6、阐述对该学生与所报专业的看法,并表明是否赞同和支持等等。
7、评述学生的课程对将来的职业前景的影响。
(1)个人简历
大 多数同学都喜欢把时间花在PS上,而不是很看重个人简历。站在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角度想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个人简历是申请过程中所必需的了。面对那么多份申 请材料,评审委员会不会一开始就拿出你的PS进行研读,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写的巨篇PS。他们通常的做法应该是先看个人简历,有什么感兴趣的地方,才可能翻 读你的PS。所以,个人简历要出你自己出彩的地方。最具实施性的一种就是按照类别将近几年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或进步一一列出。同时还要注意,个人简历要写得 简洁,最好限制在一张纸以内。
(2)PS
PS 的全称为Personal Statement,或者Statement of Purpose/Objectives。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因为,留学文书的价值在于向学校展示你的研究水平,或者更全面地说,就是说服学校你就是他们需 要招收的人才。也可以这么说,PS其实就是个人简历的展开。在动笔写PS之前,你应该认真想一下学校究竟想招收什么样的人才,对人才要求的素质有哪些,怎 样才能以最精简的笔墨最强有力的说服学校: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人!记住一点,学校招学生就像我们去购物一样,不是要最好的,而是要最合适的。所以,你完全没 有必要在PS上把自己吹得完美无缺,只要扬长避短就可以了。当然可以在PS里面有适当的夸张,但是这种夸张应该往深里说,而不能往宽里说。举个例子,你可 以把自己的工作写得更深刻一些,但是不能把别人的工作也揽到自己身上。不要怕没有成果,研究经历不是因为有paper发表才有价值的,尤其是本科生,有 paper固然给申请添加了很多胜算,但是能有几个人本科阶段就能发表paper呢?研究经历不要写得太详细,否则篇幅太长,别人不愿意看,但也不能太简 单,否则没有可信性。另外,单单罗列研究经历也并不可取,要在每个经历后面附加一点感想,就是在此之后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提高,无论是实验技术上的,还是专 业基础知识上的。这样会让人更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
PS里面完全没必要专门费笔墨写自 己的思想品质是如何如何得好,这完全可以在你的研究经历里面反映出来。教授是对你每周日去敬老院作义工感兴趣,还是对你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感兴趣?至于获 得过什么奖励?除非与专业挂钩可以写在个人简历里(PS里就没必要了),否则还是省点力气吧。
(3)推荐信
三封推荐信,可以选三个职位不同的老师,能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你的形象,再加上你的PS,这样你整个人在学校招生委员会那里的形象就立体了。比如,实验室 的导师,一个专业课老师,再加一个实验课老师。这样的选择并不是非常立体,三位推荐人有角色重叠的部分,如果你经历丰富一些,选择可以更立体一点。但找推 荐人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不能变:保证推荐信的开头部分能说明你和推荐人的关系足够熟悉,能让他为你写出一封可靠的推荐信。推荐信也应该以专业内容为主,并且 与你的PS相符,不要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但内容上最好大事件相符,小事件不要重复,抓住这个机会,借推荐信更有力地推销自己。
简历,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的经历罗列。很多人之前可能因为需要申请实习已经做过类似的求职简历,但是这里求职简历和留学申请简历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留学简历比求职简历更有针对性,挑选的素材方面会更符合学校对于申请人的要求。一般申请的简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信息,包括你的姓名、生日、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则是罗列一下现在的学校、专业、GPA、排名等;
GT成绩这里一般需要把它的各单项分数也列出,因为有些学校的成绩要求上会列出各单项不低于几分的要求,在这里写明也是方便评审委员在收到你官方的成绩前以此为标准进行审核;
工作经历一般是指全职的工作经历,跟所申请专业相关,应届生的一般还是以实习经历为主的。最好是挑和所申请专业相关的,如果真的相关性不大也要尽量简略,甚至省略。
发表的论文,这里不是指一定要发表在知名刊物上的文章,像刊登在校内报纸上的,或是没有发表但是自己写的比较优秀的学年论文等都算在此类。再来是课外活动,这个就比较宽泛了,在学校参加的社团、学校内的各种比赛、校外参加的志愿者活动等都算是课外活动。
1、简历 通称CV或是Resume
2、推荐信 Recommendation Letter或是Reference Letter
3、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
4、Essay
5、论文 Writing Sample
根据最新规定,我国出境人员每人每次携带人民币限额为20000元,外币现钞则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照现在的汇率,折合成澳币为7000多澳元。如果需要携带外币现钞金额在等值5000-10000美元的,还必须在外汇指定银行申领《携带证》。
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官员介绍说,已兑换成澳元的旅行支票更易于使用,可在银行兑换成任何外币现金,也可在大多数酒店和一些商店兑换成现金。他提醒道,学生抵达澳大利亚后即需办理银行账户,最初六周可用护照证明身份,此后则需进一步的身份证明。
Homestay(住在当地居民家中):由于西方人家庭和华人家庭的不同生活习惯,所以选择这种住宿方式的同学要尊重房东习惯,什么事情先询问再行动,尽量不要晚归。最大的问题是饮食,肉类食品不习惯。西方人绝大部分不会中式烹饪。地区物价不同,价格也不同。
BoardingSchool(寄宿学校):寄宿学校的管理不是很严,普遍是独立卧室,也是合用公用设施,距离基本都是靠近学校或者购物中心,价格是相对最贵的。按学期交住宿费。
合租房子:和同学或朋友一起合租房子,要注意多比较一些,考虑因素要多,包括房东、价格、房客生活习惯等因素。
从 中介处租房子:从中介处租房注意约期,不要违约,寻找合住的房客要了解对方,尽量是熟悉的朋友。如果是空房子需要买家具可以看周末报纸和学校广告栏,每周 很多地方周末出售2手家具。无论是哪种住宿情况,基本都是按周算费用,需要交2-4周押金,每个月先交费的规则。千万记住要收据,还有合同,要仔细了解细 则,澳大利亚学校都有负责住宿办公室,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一定要维护自己权利,学校会联系社区或政府部门帮助解决。如果要搬家,至少提前两个星期告诉房东。
悉尼的生活费用
悉尼生活的消费水平取决于你选择何种生活方式。住在悉尼的学生每年至少需要约1.5万澳元(约合人民币9.7万元)的生活支出。悉尼的生活水平尤其是房租略高于墨尔本和布里斯本。
墨尔本的生活费用
澳洲教育联盟表示,墨尔本是一个消费价值合理的城市﹐有着高水平的生活和住宿环境。建议学生每年至少有1.2万澳元(不包括学费) 来支付生活费用。
其他地区生活费用
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1.2万-1.5万澳币/年
昆士兰州/西澳州/首都地区:8000-1.2万澳币/年南澳/塔斯马尼亚/北领地区:6000-1万澳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