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异成绩可以指专业平均分,也可以是综合平均分,或者是班级、年级排名,甚至是某一门或两门课 的成绩。不少英国留学生申请时会纠结于这样的问题,认为自己的综合平均分不具有优势,分析下来,主要原因是有一两门政治理论课程拖了后腿,其实遇到这样的 情况也不要紧,你可以重点突出专业平均分和班级排名。
另外你也可以针对某些专业的申请,突出你某个专业的成绩。比如,你想申请统计学的研究生,如果你的数学成绩优秀,也可以在个人陈述中提及或者找数学老师来做推荐。
对于那些需要提交作品集的专业,如艺术设计、建筑设计,优秀的作品集会为学生加分不少,所以提示同学们如果有留学打算,最好提早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学生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经历,校内校外都可以,这些也可以成为你的英国留学条件。社会活动经历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当过学生会的干部,组织过类似英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申请时,如果参加这些活动并有证书、志愿者证、活动照片加以证实,就可以为申请加分。
还有些学生有出国的经历,比如参加过某个学校组织的夏令营等。
另外对于去英国求职经历也是一方面,尽管某些硕士申请对工作实习经历不作要求,但学生如果有这方面的经历不妨写一写,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英国留学申请尽早递交
英 国的硕士课程是每年9月底左右正式开学,提前一年就开始接受申请了。所以百利天下留学专家建议申请者在今年10月申请为好。个别大学或个别专业有特别提出 的申请截止日期,需要察看清楚。大学处理申请的速度通常为4到8周,有些重点大学或热门专业需要10到12周,所以申请者一定要预留出学校审理即等待录取 通知书的时间。
选择适合的院校
大 部分学生是希望继续深造本专业的,建议可以参考一下英国泰晤士报的各专业排名,并参考综合排名。一般来说,前50位的大学都是很好的大学。各大学都有自己 的强项专业,专业名称和课程安排也不太相同。去英国读硕士的话要具体考虑什么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别单看排名,选择热门。
申请适合的课程
英 国硕士留学课程都是一年制的。授课式以授课、讲座、论文等为主,多为实用性的专业。研究式的申请较授课式要比较难一些,因为它是以某一研究课题作为主要目 标,需要申请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研究式课程通常是博士前的一年学习,所以希望继续读博(或硕博连读)的学生可以考虑申请,一年后获 得MasterofResearch的学位或MasterofPhilosophy学位。
准备申请材料
大 学录取者非常看重申请者的自述信、推荐信、简历及成绩单等其他材料。他们希望看到申请者经过精心准备后提交的申请材料。如果大部分申请材料雷同、乏味,就 很难体现申请者的特点,更难看出申请者具备哪些独特的素质。特别是自我陈述,像你的一幅自画像,如果敷衍了事,不可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申请表也是必须认 真填写的文件。这是录取人首先看到的文件,应做到内容准确,打印清楚并且不要忘记签上你的名字。
合格的语言成绩
申请人应了解所报专业的英语要求。一般来说商科、社会学、文史类专业的入学要 求是雅思6.0-7.0,理工科专业的入学要求是6.0-6.5。如果学生在申请时已经有雅思成绩,则需要一并提供。如未考,则最好在申请材料上说明何时 考试,并在收到雅思或托福成绩单后马上补寄给大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提前到英国就读一段时间的大学自己开设的英语语言课程,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 力达到符合入学要求。
一.想去英国读硕士的朋友首先把握最佳申请时间,可提高申请成功率
英国硕士课程每年9月底正式开学,提前一年开始接受申请。申请者在每年9/10月到次年3月递交申请。不过,学生要留意个别大学或专业特别提出的申请截止日期,英国留学讲的是先到先得,一旦人数招满,随时关闭申请,即使学生条件再优秀,也只得再等一年。
尽早准备的学生,申请名校的成功率会加大。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尽管他的条件看起来不是那么优秀,但是由于他申请的早,往往有意料之外的惊喜--最终申请到他认为不可能申请到的名校。
二.去英国留学前要全方位考量,确定大学和专业方向
去英国读硕士前,要先准确客观评估自身情况,综合考虑排名、专业水平、留学费用、地理位置、交通等情况,结合自己的本科专业、喜爱程度、未来的职业发展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学校一般可以同时申请3-5所,应按照高中低的层次合理分配。
目 前咨询英国硕士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专业是可以接受转专业申请的,不过多数专业是必须相关专业才可以申请。例如,英国留学热门专业中,商科、会计金 融、传媒、翻译等,有些课程是可以接受转专业申请的。而有些专业,如法律、工程等,一般要求相关背景的学生才能申请。具体细节,学生可到每所大学的官网去 查。
三.英国留学前注重文书写作,用个人魅力打动招生官
英 国大学除了看重学生本科学校背景(是否是211/985)、本科平均成绩、雅思成绩、本科专业与所申请专业是否相关这些硬性条件外,还非常看重申请者的自 述信、推荐信、简历等软材料。他们更希望看到体现申请者个性、爱好、独特素质、实习工作经历的文书。这些申请文书,对于英国硕士申请,特别是名校申请,往 往关系到申请的成败。
四.良好语言水平是硬道理,无雅思可先申请
关 于英国硕士留学申请的雅思条件,商科、社会学、文史类专业要求雅思达到6.0-7.0,理工科专业要求雅思达到6.0-6.5。如果在申请时已有雅思成绩 为最佳。如未考雅思,也可先申请大学的有条件录取。达不到语言要求的学生可以提前1-2个月到学校读语言课程,然后就可以直接入读硕士课程。部分学校语言 课程的名额也相当紧张,所以也要尽早申请。
对于每个要攻克高级词汇关的同学来说,词根词缀法是个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当你的词汇量达 到5000以上后要想词汇量有个更大的突破,就必须学习相当的词根词缀。最常见的需要我们掌握的词根大约有100多个,比如spic,spect这个词 根,它表示看的意思,那么它就可以衍生出如下单词:
aspect→a+spect(看) →看到的东西→n. 方面
circumspect→cricum(圈)+spect(看) →绕着圈看→adj. 小心谨慎的
conspectus→con(一起)+spect(看)+us→大家一起看的东西→n. 大纲
conspicuous→con(一起)+spic(看)+uous→大家一起来看→adj. 显著的
expectant→ex(向外)+pect(看)+ant→向外看出去→adj. 期待的
introspection→intro(向内)+spect(看)+ion→向里面看→n. 内省
perspective→per(全部)+spect+(看)ive→全部都能看的→adj. 透视的
(一)题材选择的特性:
GRE阅读文章的选材是十分广泛几乎覆盖美国高等院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涉及的学科,包括政治、历史、人类学、教育、地理、法律、人物传记、医学、生理学、物理、化学、数学、天文、气象、生物、昆虫、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文学评论类(文科类)
(2) 社会科学类(文科类)
(3) 生命科学类(理科类)
(4) 其它自然科学类(理科类)
了解题材选择特性的用处:
当 然了解如此的分类方法对我们研究GRE阅读是没有什么直接帮助的。但是对GRE阅读题材进行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分析自己到底对哪类文章特别地发怵,也 就是说由于我们每个人所学的专业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平时各自的英语阅读爱好取向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我们必然对其中某些类的文章感觉读起来不是那么顺 畅。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分类,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自己不是很熟悉的题材来进行短期突破性的大量阅读,增加对此类文章的语感。
(二)写作文体的特性:
GRE文章只有一类文体,那就是议论文,这是因为写这些GRE文章的人都是些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或是科学家,所以他们不可能言之无物,写的东西当然是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过我们可以将其写作手法做进一步的细分,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 Presentation
定义:作者阐释说明自己的观点、方法或主张。
(2) Argumentation定义:作者对别人的观点、方法或主张进行评论,如果持反对意见,就会进一步给出自己的方法、观点和主张。
1、在GRE verbal每个section的38道题当中,填空题占了7道题。和中国学生感觉头疼的阅读部分比起来,填空是一个相对容易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的部分。对于只想考个合格的分数的学生来说,做对5道题就可以了。
2、每个section的正确率想要稳定在五个左右,词汇是基础,记住GRE词汇书上的百分之八、九十的词汇之前,谈正确率是没有意义的。
3、新GRE填空的解题技巧多少有些帮助,但不能指望阅读能力奇差的人单凭前人总结的经验技巧就能考到一个够用的分数。
4、如果想要每个section的正确率总是稳定在六个以上,那需要你的实力(这需要很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清晰的逻辑头脑)而不是什么技巧。考个够用的分数还有些技巧,考高分一般说来是没什么技巧的。
5、 新GRE填空题是GRE general test的一部分。general test是对所有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的考试,所以为了公平起见,解题点上不能涉及任何背景知识(尽管在句子内容上涉及了大量唬人的背景知识)。因为新 GRE填空属于语文考试,所以不管填空句的内容涉及到的是什么,在考试中你需要的仅仅是语文知识而已。并且在此需要大家不断地做GRE模拟题,从中体会新 GRE填空的出题。
6、先大致地分析推理,猜出应该填什么词(或仅仅猜出应该填什么样的词)之后再看选项,不要直接把选项带入读。这样做通常能够躲掉干扰选项的误导。因为大部分的干扰选项具有这样的特征:你看到它之前很难想到它,但是一旦你看到它,就觉得它好像也很对。
词汇要求更高
虽然在新的GRE中让同学们感觉很难的词汇类比和反义词选择题目被取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GRE对词汇的要求有明显的降低。
从 某种意义上说,GRE对词汇的考察只是变换了方式,显得更加科学罢了。类比和反义词考察的取消,减少了词汇的专业性,使得考生不再需要记忆一些非常特别和 古怪的词汇,但是对其他学术常规词汇的要求更高了。从样题上看,新的GRE考试把词汇很好地整合到了填空部分和阅读部分,尤其在填空中包括了同义词的辨 析、反义词的辨析、词汇搭配、词汇含义精确理解等考察方式,这要求考生在对词汇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仅是掌握词汇的意思,对于一些词汇的用法,词汇的内涵都 需要有进一步的了解。
逻辑关系
更 明确按照ETS对新GRE的说明和阐述,新GRE考试将更加强调对逻辑推理的考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原逻辑推理单题的再次出现,还体现在填空部分更强调逻 辑关系推导。从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GRE填空题更明确了空格所在的逻辑层次,从而明确地为考生进行逻辑推断提供了线索。一方面,这样的做法要求考生 不能忽略每一个和空格相关的逻辑环节;另一方面,题目逻辑层次的穿插和混淆和现行考试相比减少了。
1、连词的含义
Yet, Moreover, for example, consequently, although, however, by contrast, in effect, except that, in practice, and, as well as, also, somehow, somewhat, though, as a result, nevertheless, despite, particularly, resulting, earlier, preceding, above, below, in addition, eventually, instead, accordingl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2、主题题关键词
Claim, assertion, general thesis, instance, evidence, incident, argument, proposed plan, pre-supposition, hypothesis, omission, generalization, view, point, assume, contest, content(内容,满足的), theory, prediction, model, assumption, opposition, controversy, origin,purpose, idea, evaluation, paradox, counterexample, supposition,example, finding
Refute, describe, argue, discuss, explain, specify, reconcile, state, present, contrast, trace, confer(具有),critique, criticize, discredit, clarify, question, correct, evaluate,examine, self-contradictory
3、主题题
答 案一定能概括全文,而不是仅仅描述某段内容 / Related or not related, 排除“文章的一个方面内容”或“与原文不符的内容”或“原文没有涉及的内容” / 阅读文章时就要确定Topic Sentence,然后阅读选项时看哪一个与TS最接近 / 判断选项中的描述性动词,迅速排除无关选项 / 如果文章有两个结论,那么转折之后(如However)的结论为主题 / 做主题题时,立刻回到原文,把各段的首句或最后一段的末句再看一遍。
4、推导题
快 速排除原文中没有出现的信息 / 答案坚决从原文中推导得到 / 排除自己个人经验的干扰 / 很多情况下,答案是原文某些内容的改写 / 当自己一下确定不了答案时,依据关键词定位原文再看一遍 / 从选项中尽量找与原文内容重复多的答案,尤其是关键词 /根据题干中的相关信息,如“by 1915”, “in the western”, 迅速回到原文定位 / 回原文定位要准确,并浏览上下文内容,才能得到关键信息 / 采用related or not related逐个排除,与原文比较分析 / 题干的内容给出了限定范围,有助于排除无关选项/ “suggest which of following about A”、“Which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bout A”:正确答案一定是文章重点描述的内容,而且通常用因果关系来讨论它,边边角角的信息通常起到干扰作用。
5、细节题
答案有时就是原文某句话的改写 / 排除有极端用词的选项(only, most, particularly),关注有例举内容的地方。
6、态度题
阅 读过程中关注那些“特别语气词”,如“understandable”, “unexceptional”, “Simple” / 首先正确理解“谁对谁的态度”(搞清楚受众的问题),然后根据上下文理解含义 / Weaken, support, mitigate, reinforce, alleviate, dissent, perpetuate, articulate(表达清楚的),seriously flawed, plausible, poorly substantiated, patient, hoary, repetitive(中性词), critique(中性词),whole hearted endorsement, studious criticism, limited denial, mild skepticism, tentative acceptance, long held(否定词),traditionally(否定词), appreciation(正确评价),indifference, hesitance, neutrality, amusement, disapproval
7、类比题
与题干内容紧密关联,抓住题干的核心词,与选项一一对应。
8、结构题
对“文章的首段,最后一段,各段的首句”一定要有充分的理解 / 把握核心词,与文章的TS对应,确定最好的答案。
(1)先挑选内容比较熟悉的文章做。有可能在GMAT考试时遇见自己曾经做过和读过的文章,这时一定要尽快地做完这部分题目。
(2)GMAT阅读重点在于知道全文的中心大意,而无需完全理解短文。选择的答案一定要以文章中公开阐明的观点或暗示的看法为基础。
(3)先看一遍问题,再阅读文章。做到心中有数,力求第一遍阅读就能完成解题。
(4)对文章中的关键地方做出标记极有好处。特别要注意文章的论点、论据和一些有关的事实,免得读了后面忘了前面,浪费了时间。
(5)认真审题,切不可在阅读全部选项前就匆忙作答。有些选项与文章的问题似乎有些联系,但后面可能还有更适宜的答案。
(6)对于陌生的单词,如果不影响理解就跳过去。若确系关键词,则可以从上下文中揣测出其含义。
(7)最后请记住,阅读理解试题的答题关键不仅在于阅读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文章的理解。
1)GMAT阅读:GRE的文章多看看,比GMAT考试现在的机考难。关键一个是整个的框架(决不能牺牲对整个框架的理解去换取速度,其结果势必不是重头在看,就是无法正确回答。),另一个是学会细节的定位。我虽不赞成“跳读”,但也觉得“细读 “不可行。
2) 通读全文:GMAT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看大意“画”笔记((说“画”是因为里面可以随心所欲地充斥着你自己发明的速记符号,怎么方便明了怎么来。)你会发 现边做笔记边看文章心里很踏实,因为知道自己不会错过关键处,也不用吃力不讨好地把文章内容往脑子里装(没人让你过目即诵),这样可以纠正“逐字逐句”的 不良阅读习惯,提高速度。这里的大意指段落大意----众所周知一篇文章开头结尾最重要,而具体到每段也差不多,往往在开头提出一个论点,然后进行 SUPPORT,有时这段结尾还可能来个小小转折,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每段话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看完这段知道大意就可继续,不要在细节上磨工夫。就 这么以看懂70%-80%段落大意的速度,完整地浏览一遍全文,发现有不通之处做个记号,一会儿有必要的话再回来,暂时不要回头重读,切记。
3) 通读过后也不要急着看问题(因为在读到问题前你对文章的整体感受还没受到任何影响),先用几秒钟迅速默想一遍文章大意,这等于把笔记的框架输入头脑,因为 刚才在做笔记时你很可能偏 各个段落而无暇顾及THE BIG PICTURE,所以要利用记忆还新鲜时赶紧趁热打铁。着重想想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和对文中提及观点的态度。但需要注意,不要边看笔记边想大意,太慢,而且 笔记有可能很潦草,反而影响思路。默想完再瞄一眼笔记,很快地找到表示语意的转折,递进和并列的记号以及关键词和细节等所在之处(找到就行了,不必细 看)。以上都是容易考到的地方,而这个 MENTAL过程就等于让自己先从ETS的角度,帮他们想想都在哪儿出题合适,为下一步解题做个思想准备(Remember: ETS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4)脑子中有了BIG PICTURE后再看问题,你很可能发现自己猜的没错,有的题(如问中心思想,作者态度等)直接就可以回答。而另外的题(如细节)需要回头看眼文章,这时 笔记就成了你的地 图,按图索骥即可,在阅读中,寻找原文中与问题对应的部分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要注意的是,正确答案一般不会重复文中所用的表述,而是 PARAPHRASE原来的句子。此外太绝对和太宽泛的答案很可能不对。有时候,文章或问题没太看懂时,可能会出现厌难情绪,心想“管它,随便选一个 得了”,这时千万不能放弃,坚持读完所有选项,你会有“蓦然回首”的惊喜,或者至少能把明显的错误答案排除掉,增加正确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