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MSc Finance等商科专业。
香港城市大学是全球知名高等学府,在今年的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的2011年世界最佳大学排名第110位。
与此同时,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是香港最大的商学院,也是在大中华地区首家获得三家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即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认证、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的EQUIS认证、国际MBA联合会的AMBA认证的商学院。
更多相关留学信息,敬请致电哈鲁教育4008-080-582。
建筑系
建筑系的学生必须修读建筑、经济、金融、工程管理和法律等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均结合了建筑系独具特色的"测量工作室"的方式,即解疑为本,以真实案例为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应用以及解决房地产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这套理论被证明可以非常有效地培养每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领导才能。
建筑系的教师是来自经济、工程、法律、测量和规划等专业领域的学者和专业人士。他们多次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在国际、区内和香港本地的学术和专业学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纪录一直在香港本地的同类院系中名列前茅,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被世界级名校如: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录取攻读研究生课程。
建筑学院与校友和专业团体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院内的"校友导师制度",学生可以向知名的校友请教专业知识,更有机会亲身与房地产和建筑界的成功人士接触和交流。
香港大学建筑系于1950年创立。建筑学士学位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建筑技术与知识,为日后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及其他硕士课程,如城市规划、园境规划及建筑文物保护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学课程包括设计、历史、理论、建造原理、视觉联系、建筑欣赏、都会设计、结构、机电服务、建筑科技及材料等。多数本科学生完成建筑学士学位後会选择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有认可资格的建筑师可受雇于政府及私人机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趋向在设计专业上探索不同领域的发展。
香港大学的建筑学硕士学位获得中国、香港、英国、澳洲等国家和地区承认。
房地产及建设系
测量专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的有效管理。培养学生了解专业测量师的具体工作,包括房地产估价、项目发展及推销、工程管理、成本控制及设施管理。
香港大学是香港最早且最重要的大学,也是香港学术排名最高的大学,为世界百强大学之一。之所以有这么雄厚的实力靠的并不是一两个核心专业,还有其他的专业在国际上也十分具有实力和名气,比如法律、生物工程及医学院、商学院、工程学系、社会科学院等专业。而今,香港大学已经是香港乃至亚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更多相关留学信息,敬请致电哈鲁教育4008-080-582。
法学申请条件
香港的法学专业比较倾向有专业背景或者工作经验的学生,如果学生在大陆通过司法考试,有四校五院的学生在院校背景中会更有优势。法学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雅思最低要求6.5,其中港大的要求更高,对于跨专业申请的学生难度会更大。
优势
如果成为香港的执业律师,既能获得每月数万元的丰厚收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到香港接受法律高等教育。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便针对有关趋势,成功增收不少内地学生。06年中大的法律课程首次招收内地学生只有10多人,至今内地学生已增至55人,目前只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香港城市这三所大学设有法学院。
适合学生人群
法学,一个看似体面,高薪的职业。但是法律这份职业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的。所以学生首先需要具备冷静和耐心,另外还要有敏锐的视角和辨别思维,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与社交手腕。综上所述就是动静结合,内外兼修。
主要课程
法学专业目前开设的科目主要有:普通法、国际商法、中国法、中国商法、人权法、仲裁与争议解决、海商法、建筑法等。
更多相关留学信息,敬请致电哈鲁教育4008-080-582。
19所院校可提供副学士课程
据哈鲁老师介绍,副学士(Associate's Degree)是一种源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学位等级。学位由社区学院、专科学院或某些具有学士学位颁授资格的学院和大学,颁授给完成了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该课程等同于四年制大学的首两年课程。副学士课程更注重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大概占总课程量的60%。2000年,香港引进副学士学位,等级上等同于高级文凭(higher diploma)。香港的副学士课程一般由大学里的相关学院提供。
2000年,副学士课程被引入香港,但由于内地学生对该课程的了解不深,单纯认为这只是等同于内地专科水平的文凭课程,而且要读两年才能毕业,所以一直没有太多人关注。直到去年高考前后,副学士课程才开始在华南地区受到学生和家长关注。
据悉,2012/2013年经过香港教育局评审能提供全日制副学士课程的院校包括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岭南大学社区学院、香港专业进修学校等19所院校和教育机构。
副学士课程优势
1.准入条件相对较低。与内地学生申请香港读本科高考成绩需要达到一本线以上相比,申请副学士只需凭及格的高考成绩、英语水平和面试结果综合录取。
2.费用相对低廉。香港副学士课程的学费大约为4万~5万港元/年,基本生活消费控制在5万~6万港元之间;总费用一年基本控制在10万港元之间。加上人民币保持升值势头,赴港升学的性价比较以前更高。
3.毕业生升读本科的跳板。学生副学士毕业后,既可以选择升读香港本地的大学本科课程,也可选择到海外升学。据香港大学最新统计显示,去年该校统招收到10362份内地本科入学申请,最终录取了291人,录取率不到2%,而通过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副学士课程毕业后升读港大的升学率达18%,41%的学生升读香港本地大学,29%的学生到海外升读本科课程。据香港城市大学最新的毕业生去向调查报告显示,共有超过700名副学士毕业生获本校或其他大学录取,该校与60多所海外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副学士课程毕业后,可赴英、美、加、澳等四国升学,申请入读第二年之学位衔接课程。
4.教学模式与本科无异。副学士课程主要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并可共享大学的教学设施。授课形式与本科课程基本相同,让学生提前适应本科课程学习。
更多相关留学信息,敬请致电哈鲁教育4008-080-582。
哈鲁留学老师介绍,有大量学生过来咨询赴港读硕士专业申请选择问题,现将香港各高校最佳专业做一个汇总,以便于学生定位学校及专业。
1、香港大学
建筑学、应用化学、英语教育、土木工程、计算机工程、数学、经济学、环境科学、机械及自动化工程、医学、法律、社会科学
2、香港中文大学
文学、MBA、生物化学、中国语文与文学、中文教育、中医、英语、营养学、地理、政治与公共行政、历史、信息工程学、日语
3、香港理工大学
会计、酒店管理、屋宇设备工程学、建筑工程与管理
4、香港科技大学
应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电子与电器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5、香港浸会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人力资源管理、语言学
更多相关留学信息,敬请致电哈鲁教育4008-080-582。
高考“一本”以上赴港把握大
随着高考临近,不少香港的高校陆续公布了在内地的招生计划,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给孩子填报志愿时也开始考虑香港高校。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香港一直沿用英联邦教育系统,义务教育期为11年,后接2年的延续教育,学生根据延续教育的成绩入读大学,本科时间为3年。
香港优质的教育以及师资力量在亚洲名列前茅,在香港就读的内地生不仅可以享受西方教育的氛围,而且由于距离很近,可以随时保持跟内地的紧密联系,不至于在求学的几年内失去已经培养成熟的重要人际网络。此外,汇率下调也使得到香港读大学更具吸引力。在上述众因素的作用下,赴香港读大学将成为未来留学市场的一大趋势。
申请本科:先参加高考
要想申请去香港读本科,学生可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填报香港的学校。专家指出,学生必须参加高考,成绩一般须达到“一本”以上,最好高出分数线20~50分,英语成绩良好。学生可于同年2月先到学校网站完成网上申请填写,缴纳申请费。等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综合背景进行第一批筛选,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将被通知参加面试,面试一律用英语,面试表现优异的学生最终可以入读香港高校。
这种方式相当于“特殊招生”,招生名额非常有限,每年8所香港高校采用这种方式招生仅1000余人。而内地学生多通过该途径申请就读香港本科,于是水涨船高,造成非常激烈的竞争态势,只有少量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成功申请。
申请预科:先读两年再报本科
学生还可参加两年英国教育制度下的延续教育(如A-Level课程或同类型预科课程),专家表示,通过这种途径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一般来说接受延续教育的学生年龄段为16~18岁之间,课程分为学业路线和职业路线,学业路线着重于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职业路线着重于培养专门的技能,以便日后早日参加工作。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以英联邦国家学生相等的资格申请香港学校,在香港完成3年本科教育。
由于该途径改变了内地学生常规的学制,与英联邦的教育系统时间安排相衔接,因此招生名额等同于香港学校直接招收香港本地学生,避免了激烈的入学竞争,申请难度也大大降低。但目前选择通过这种途径申请就读香港本科的内地学生还是比较少的。
更多相关留学信息,敬请致电哈鲁教育4008-080-582。
中文系
中文系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系,全名为中国语言及文学系。顾名思义,课程的特点是语言与文学并重,为同学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训练。语文是沟通的工具,掌握语文的结构和源流,有助于沟通。再者,语文也是历史的产物,了解语言,可以深化我们对文化的认识。文学承载着古今作者对世界的观照,故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探讨,不单为我们提供了审美的训练,更是了解人生世相的途径。
翻译学
翻译学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优势专业,在传统专业的基础上,该系还联合其他学科开办了若干双学位课程,旨在培养多元化人才,如法学-翻译学双学位专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法学-翻译学双学位专业采用新颖的“4+1”模式教学,即学生第一年学习翻译课程,第二年才开始学习法律的相关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期限为4年,毕业后学生将获得法学和文学(翻译)双学士学位。而且法学专业的学生在读完第一年的课程后,还可以选择读取翻译学学位。
新闻与传播学
学院是香港最早成立的交流教育与研究的专业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新闻、广播、广告和公共关系、创新与新媒体及通讯学。学院自1965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为香港培养优秀的专业传播者和研究人员,推动文化发展的路线,设立了大量广泛与灵活的基础课程,把重点放在了基础理论与专业培训相结合上。
专业会计学
专业会计学课程是香港中文大学为满足21世纪市场需要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远见的国际化商业领航者而设立的强势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商业和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辅修领导、分析、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学
本系课程“文武并重”,除了培训学生的理论及学术发展,亦以小组讨论、工作及社会观察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走出课室、面对社会。
法律
中大法学院成立于2006年,延续了香港中文大学“双语”、“双文化”教学的特色,以培养适应全球化大环境和中国内地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为目的的法律专业人才。中大的法律学院和其他两所大学的法学院不同之处是,将着重提供通才教育,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毕业后能在不同的领域服务,且现在香港的金融法比较薄弱,而国际贸易法的资源也特别少,故中文大学将着重培养这两方面的人才。
法律与社会科学学士(社会学)双学位
该课程是申请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新增的双学位模式课程,学生将受到法律与社会学两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将获得法学士与社会科学学士两个学位。
更多相关留学信息,敬请致电哈鲁教育4008-080-582。
许多高中生选择到英国读书,希望在升大学的时候,可以直接申请到名校。但许多家长和同学对如何在英国升入大学的问题感到困惑,下面本文为各位同学总结英国留学本科申请方式如下。
1. 关于“直接”申请英国大学
英国共有114所大学,其中许多为世界顶级名校,像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想要直接进入英国大学第一年的中国学生必须在高一在读或结业时就申请出国,到英国就读A Level (英国高中)或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高中)课程,英国公立大学接受这两种课程毕业的学生。高二结业或高中毕业学生,要在英国读一年大学预科课程 (Foundation program)后才可升入英国大学。预科毕业可申请除牛津、剑桥前10名大学外的任何大学,有近百所大学可任选。一般国内高中毕业生不能直接升入英国大学(除非你的国内高中是全英文授课,毕业时的雅思成绩在6.5分以上)。
2. 入学英国大学的通常方式
在英国,没有跟中国学生熟悉的“独木桥”--高考,学生升入大学依据是依据A Level,IB,英国大学预科成绩,还有就读大学快捷课程(Pathway)来实现的,具体如下:
A Level和IB有点类似中国的高中,除了时间通常是2年。在课程结束后也要参加统一的考试,凭成绩申请大学,比如著名的贝勒比斯学院,阿宾汉姆学院,阿贝学院等等。
英国大学预科(Foundation)时间则为一年,同样在课程结束后凭成绩申请英国头10名之后的大学。入学英国大学预科最低学历标准为中国高二完成;比如著名的贝勒比斯学院,阿宾汉姆学院,阿贝学院等等。
快捷课程(Pathway)均是由英国大学的附属学院提供,是一种近年来较受欢迎的入学方式。它的特点是:比如著名的贝勒比斯学院,阿宾汉姆学院,阿贝学院等等。
就读时间合理-中国高中毕业生直接升入大一;
入学要求相对直接入学大学低(完成中国高三,平均成绩通常在80分以上即可);
没有雅思成绩一样可以申请,需要在正课开始之间学习3~6个月左右英文;
课程结束后直接进入所属大学的第二年学习
当然,快捷课程的问题同样是,排名头10名的学校没有直接对应的Pathway学校,或者说他们没有附属学校提供此类快捷课程,因此不能接收快捷课程毕业生直接进入大二。想要进牛津剑桥的同学同样需要考取A LEVEL,或IB来申请入学。
下面为您分享一位过来人的英国留学本科申请及就读经验。先谈谈录取问题。申请英国大学要比申请美国大学简单,而且收费少,因为有一个UCAS (Universities & Colleges Application System),所以一般只用写一篇个人简历(personal statement)就可以了。不过报考牛津、剑桥等名校的话,必须要提前申请,而且由于这两所学校是学院制的,所以申请的时候一般要先选好你所要报考的学院(college),或者也可以让他们的负责人来帮你挑选,即开放式申请(open application)。而且英国签证要比美国签证容易拿到。
如果想从国内报考英国大学的本科,最好先在国内大学读一年左右的时间,因为英国大学不太承认国内的高中学历。当然,能到英国读高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英国高中学校的教育质量还是非常有保证的。但是在报考高中的时候最好不要找中介机构,因为他们可能会把你随便塞到一所学生中90%以上都是中国学生的学校。
英国大学上课主要是上大课(lectures),也就是一大群学生坐在那里听一个老师讲课。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很少。在剑桥,除了上大课还有一种小班的辅导(supervision)。这种辅导一般是由一个博士生带两、三个学生,这个博士生主要是负责批改学生的作业和给他们解释上课时没有听懂的问题。
前些天我看到《Times》出了一份世界大学排名榜。虽然总体上来看英国大学排名还不错,据我所知剑桥现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仍然是世界第一,但是比起美国大学来说,英国的学校在教学质量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管是从师资上还是体制上看都不如美国。譬如政府提供的资金很少,并且一般只有到最后一年才有一定的选课自由。
英国最好的大学是剑桥和牛津。剑桥今年在中国招收了几十个学生去读本科,我相信以后每年都会有这种招收本科生的程序。大一的学生应该也有机会转学到剑桥来继续本科学业。但英国本科的奖学金不多,全奖更少,研究生阶段能获取的奖学金会多一些。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是众多赴英中国学生心中的理想留学之地。下面这位申请了伦敦大学学院本科专业的学生把自己的面试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朋友走进UCL。
Interview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with East European Studies with a year abroad
前两个礼拜去了UCL的interview了,上个礼拜收到的offer,本来去之前想要好好体验一下,回来给大家总结总结,结果这个interview是在是太informal了,就一直没写。后来想想有总比没有好吧。明年要报(undergraduate)的就随便看看,神奇的地球什么事情都有。
两个礼拜前的星期三(不知道为什么open day和interview都是在星期三),刚好顺便去换PSP(如果你们有看到我那个关于PSP3000的帖子)。因为interview是12点45,所以就先去换了PSP,12点左右才往UCL方向走。结果到了UCL的标志性建筑物后,却找不到那个神奇的department了,问了好多了,结果大部分都是来interview的学生,后来还好有两个中国学生帮我研究了下地图,找到了大概的路线。倒了那个department差不多已经12:50,不过registration的时间大概有半小时,所以没有什么关系。
等我到了那个教室,里面已经有好多人了,不过大部分都是欧洲面孔,有学语言的,历史的,social science的。。后来他们就开始介绍他们的学院,说了有大有小的结合,UCL大,。来的不是学校本来安排的人,说是那人忙着interview postgraduate的学生。后来讲的差不多了,就让这种不同course的人去不同的地方,我们social science 这块的就留在了原来的教室,结果大部分人都走了,留下零零散散几个人(10来个左右吧)主要是学关于econ 和politics的。有两个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这块的东西,可是这两个老师不知道怎么回事英文讲起来断断续续的,听的有点别扭,主要是男的讲,讲的像没有准备,另一个女的就很不喜欢开口,讲两句就没了,所以就有点郁闷的。。(不过自己也没有准备,心里还是平衡一点,嘿嘿)
接着我们就去了各自分配到的tour,绕着UCL周围逛了一圈,就大概20mins。(经观察,那天亚洲面孔大概是4个。一个我中国的,一个中国香港的,一个韩国的,一个日本的。神奇的是除了日本的学history,其他的都学一样的course,后来还被分到了一个group meeting)
逛完回来,上面有一个silent movie,但是大家好像更愿意留下来聊天等group meeting。我的是大概3:05开始,我们大概2:55就上去找教室在门口等了。后来一个教授还是doctor的人过来带我们进去(其实就是他的办公室啦),一进去就跟我们说“as the administration tour decided to give you the interview,this means that you are all very good,and the chance that you can get an offer is very high,but i cannot 100% guarantee. I can only say that it is very likely, this interview is for you not for us, it is your chance to ask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program”然后就问了有没有人准备要学东欧语言的,说主要是为了他们明年的安排,接着让我们问问题了。
其实我们问的问题也不算多,可是他的答案一般都很长,所以我们3:00进去,3:40出来,有一个英国人3:20进去3:30出来,我们出去的时候他已经出来等了我们10分钟了。他是took了一年gap year,今年才来报大学,伦敦人,可是走的时候最后不知道怎么去火车站,还是我们告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