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不小,但对中国留学生海外择校的影响去不大,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有意去英国大学深造或攻读研究生课程的同学就很多,其中,又以商科专业最为热门。
留学生选择商科,主要是看重了商科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良好,此外其申请和攻读的难度也稍小一些。 另外商科对专业的包容性强,无论你本科学文还是学理,基本上都可以申读。当然也会有学生考虑到毕业后想留在英国当地,商科也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如何区分经济学、商科和金融专业
很多学生在申请硕士课程时非常盲目,经常是什么专业流行就申请什么,甚至对于将要就读的硕士专业完全不了解。下面我对学生申请较多的商业、金融和经济专业我来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和对比。
Business(商科)是一个很宽泛的专业,它包含很多专业,其中包括:市场(Marketing)、管理(Management)、会计(Accounting)、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运营(Operation)。
市场(Marketing)适合性格比较活跃、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因为此专业会有很多案例分析。比如需要学生去英国当地市场去做调查,比如老师会要求到学校周围的商店做调研,学生则需要去这个店与老板沟通,一起探讨产品设计、成本、 行销手段等等。市场专业不需要背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实习经历最重要。
金融(Finance)的研究方向包括投资(Investment, Portfolio)、金融工具定价及研究(Securities, Bond, Exchange, Future, Swap, Option..)、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财务研究(Financial Statement)、银行(Bank Operation, Commercial Bank)、数学统计研究(Financial Mathematics, Econometrics, Statistics)。金融专业相对比较严谨一些,作为一门已经发展有几十年且作为经济衍生实务性的专业,其设置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系列传统及衍生金融工具。对于资本市场及国际货币、银行,各种Exchange 市场的事务性操作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细心的学生会发现金融专业要求申请者对于经济学基础和数学要有一定的理解并可以学其所用的运用到金融学科当中。一般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的求职公司主要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金融工具系列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
金融其本身和经济学(Economics)或商科(Business)有着本质化的区别。往往申请英国留学的很多学生对他们之间的区别非常模糊,导致最后选错专业而后悔终身。在选择留学专业时,要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做一个具体规划:毕业后是留在当地还是回国发展?以后想要从事行业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中国学生留学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和图兰朵计划将更加细化,部分硕士课程增加英文授课课程,以解决学生的语言问题。
目前到意大利留学的马可波罗和图兰朵计划学生基本上各占50%。意大利教育体系比较宽松,教育资源比较均衡,但考生要有“宽进严出” 的思想准备。马可波罗计划、图兰朵计划是专为中国学生设计的。因此,学生学习专业课前要进行6个月语言培训。
越来越多意大利大学在硕士课程方面增加了英语授课课程,如机械、建筑设计、车辆工程、施工设计等都开设了英语授课。大学毕业生到意大利留学均可申请。
此外,今年留学意大利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加多样化,以往中国留意学生主要集中在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声乐、美术类专业。现在选择其他专业的学生逐渐增多,如食品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葡萄栽培等。
众所周知新西兰商科硕士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比如在国内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可以申请新西兰金融专业的硕士课程;经济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可以申请新西兰大学经济专业的硕士课程。如果国内学的是非商科专业的话,如想要申请新西兰商科硕士,那么就必须读1年的硕士桥梁课程,完成桥梁课程后,再进入硕士阶段学习。这样的话,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一般或年龄偏大的学生,可能不是非常合适,有些费时费钱的感觉。
以下是一些不需要本科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要求的商科硕士课程,对于一些希望尽快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1.奥克兰大学:Master of Commerce(Management 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学制两年。
2.奥克兰理工大学:Master of Business(Management 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学制两年。
3.怀卡托大学:Master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学制15个月。
4.梅西大学:Master of Management(Management 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学制两年。
5.维多利亚大学:Master of Management Studies,学制两年。
6.坎特伯雷大学:Master of Business Management,学制两年。
7.林肯大学:Master of Commerce and Management(Management),学制两年。
8.奥塔哥大学:Master of Entrepreneurship,学制15个月。
9.UUNZ(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USQ新西兰分校):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Business),学制1.5年。
这些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管理类或国际贸易类专业都可以接收任何专业背景的学生。尤其,怀卡托大学的商业管理硕士、奥塔哥大学的创业硕士和UUNZ的MBA国际贸易硕士都只需1.5年左右即可完成,可谓是短期快捷的硕士课程。对于想要快速获得高学历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经济危机的浪潮仍然席卷着欧洲和美国,今年的学生在考虑出国的时候难免不会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因素来作为留学的选择。下面将分析北欧模式的经济体制,尤其是该种体制为何在危机中仍表现优异。
传统意义上的北欧包括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四国,甚至有时候冰岛也包括在内。瑞典是四国中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号称北欧老大。
就瑞典而言,工科的申请表现出强劲势头,瑞典商科类申请有后来居上之势。瑞典本身是类似与德国一样的门类齐全的工业强国,在电子、通信、医药、汽车、化工、材料、包装、机械等行业有许多处于世界顶尖的企业和产品专利。在瑞典就读工科类硕士的学生就业也普遍看好。一方面因为瑞典工科就业岗位多,需求大,二方面瑞典人热衷与文科商科类专业的学习和就业,再就是中国学生勤奋好学踏实的作风深得瑞典雇主好评,因此去瑞典学习工科是中国学生不错的选择。
瑞典商科近年来也成为中国学生青睐的学科之一。比如瑞典延雪平大学国际商学院的商科专业,从本科到硕士都有英文授课的课程提供,作为小学校的延雪平在商科方面一直颇具特色,具体而言学生有不少公司项目,学生也可以到全球200多所合作院校交换学习,所以一方面积累了实战经验一方面积累了更多的国际经验,使得延雪平的学生就业率一直不错。
在瑞典商科申请中值得一体的是,商科经济类学科在瑞典就业普遍来说不如工科来的容易,因此学生个人的能力,尤其是在公司面试中表现的工作能力和协作能力就更加重要,这往往是瑞典雇主非常看重的。瑞典人有务实的传统,在招聘中尤其如此,绝大多数非研究类的职位他们不会因为学生优异的学位背景而动,而会选择个人能力突出符合工作要求的学生。有时候学校老师也感慨,SEB作为瑞典最大的银行之一,她的初中级员工大多本科毕业,有的甚至决绝招收硕士学位员工。SEB招聘部门曾经也明确表示他们看重在本科以上申请人在简历中展现出的突出的个人能力和经历,有的时候硕士学位并不会因为学位本身更多一份筹码,因为这个职业或者说很多职业,瑞典普通大学的本科教育就完全足够了。
选专业应考虑长远发展
中国学生选择留学专业喜欢凑主流,只考虑就业。目前出国留学的学生多集中在商科领域,其实与这些学生狭隘的职业规划有关。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时考虑最多的是眼下某个行业的市场是否火热,是否好就业,较少关注这个行业的潜力与趋势。殊不知,就业市场变幻很快,而要想让留学的这笔大投资获得回报,就要在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职业的长远发展上花心思。
“外国学生在本科结束后,如果选择硕士阶段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仍会继续在自己本科的领域内研修,但中国的很多学生都会换专业。”专家说,只有把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相结合选择出来的专业,才是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才能把高投资高消费的留学风险降至最低。“总之,自己喜欢的,有能力学的,就是最好的,没必要一味扎堆热门专业。”
欧洲商科院校成申请热点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商科专业仍是目前留学申请的热门专业,占了50%左右的比例,申请的国家以英国、法国、荷兰、苏格兰等欧洲国家为主。“之所以扎堆选择商科,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就业考虑。”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国外金融业不景气,但具有留学背景的学生,在国内的就业形势依然很好,他们在语言、专业、交际能力等方面优势在就业时非常明显。
据悉,美国一直是商科留学最热的国家,但近年来欧洲的商学院凭借特色教学上位很快,在某些教学领域的实力甚至超过了美国知名商学院。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公布了有史以来首个“MBA速成班排行榜”,上榜院校包括9所欧洲学校、5所美国学校和1所拉美学校,前三甲都被欧洲院校包揽。业内人士介绍说,它们脱颖而出的理由是提供了紧凑的课程,还加入了适量的国际学习机会,最好的学校还会与当地和全球的企业建立联系,让学生有机会开展社会实践项目。
荷兰凭借教育质量均衡、申请签证相对容易、留学费用相对较低等优势,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新方向。此次,荷兰推出新的奖学金项目,为其商科教育造势,势必将引起更多中国学生的关注。
荷兰商学院的门槛比美国、英国低一些,但对申请人仍有一些要求,如要求有本科学历、年龄在20—30岁之间、有2—5年的工作经验等,名牌商学院的条件则更高。
此外,荷兰的留学成本虽比英国等欧洲国家低一些,而且有各类奖学金项目,但由于最近几年欧元不断走强,汇率提高了30%以上,对经济能力有限的中国学生来说,在荷兰学习和生活的开销仍较大。尤其是攻读硕士学位,费用更高。所以,中国学生要量力而行。
CSCSE-Neso首席代表罗伯特先生指出,荷兰的商学院各有特色,中国学生在选择时应对号入座。例如,屯特大学在欧洲是顶级的理工院校,该校商学院的MBA课程偏重于工科,适合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莱顿大学是荷兰历史最悠久的院校,各学科发展均衡,其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具体的项目,像艺术类管理课程的学习非常有针对性;奈耶诺德大学50年前就开设MBA课程,与荷兰商界有紧密的合作关系,非常注重实践教育。
文化渊源:
法国,名符其实的“奢侈品圣地”,琳琅满目的品牌:路易·威登、圣罗兰、爱马仕、香奈儿、迪奥……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代表着高端与品质的奢侈品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法国的文化中,法国的奢侈品管理专业也占据了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专业优势:
法国奢侈品管理专业由来已久,教育模式较为成熟。
强调理论结合实践,课程中有4-6个月的名企实习机会。
法国独特地域优势,令学生便于接触世界顶级奢侈品公司。
就业机会:
据统计,接近80%的世界顶级奢侈品牌已经进驻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奢侈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如此扩张市场势必需要本地化中高层管理人员,了解中国本土消费心理及趋势,有海外教育背景、行业内国际工作经历以及流利掌握1至2门外语的国际化人才颇为紧俏。但国内的奢侈品教育方兴未艾,仍处于空白阶段,在法国读奢侈品管理专业归国后发展在未来的几年内就业形势非常看好。
推荐院校:
EMLYON里昂商学院、ESSEC法国高等经济商学院、SKEMA欧洲知识经济与管理学院、格勒诺布尔商学院、鲁昂商学院等。
法国是欧洲留学热门国家之一,法国的商科专业又是留学的热门专业。
法国高商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制一般为1-2年,最短1年或1年半,最长不超过2年即可读完硕士课程获得文凭。硕士基础课程一般均为9个月左右,不同的是实习时间,根据各校学制不同,最短3个月、6个月,最长为1年左右。读英文授课项目的学生,只要雅思考试6.5分以上,不需要像申请公立大学那样到法国后先读一年法语语言或者预科,可以直接进入专业就读。
法国高商类院校申请通常是通过材料审核、院校联考或者独立考试笔试成绩审核,面试录取。所需材料一般为最高学历毕业证(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可以在法国读一年专升本)、学位证英文公证、大学成绩单英文公证、法语的出生公证、2封左右导师的英文推荐信、GMAT考试成绩、IELTS/TOFEL/TOEIC任选其一考试成绩及填好的学校申请表格。
由于法国高商属于精英院校,虽然学费相对较贵,但是像奢侈品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热门专业,人数有限,竞争非常激烈。部分学校全年滚动招生,并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部分学校每年分几季招生,实际上并不以写出的时间截止审核,原则上先到先得,招够人数即停止审核。所以专家建议,想申请法国顶级高商院校的学生,最好提前一到两年就开始准备材料,尽早选定学校、专业,递交申请,准备考试。
文化渊源:
法国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据估算,全法旅店业营业额在2011年实现了约7%的增长。
西班牙拥有丰富旅游资源,是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及拥有世界第二多的世界文化遗产。
专业优势:
法国政府重视旅游/酒店管理行业,每年都有相当大的投入在旅游、酒店的教育及培训上。
西班牙旅游管理专业实用性强,一般都会被安排到星级酒店、旅游企业或景区进行带薪实习,前景宽广。
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旅游和体育休闲游的需求也日益攀升。国内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仍待规范,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急需引进接受过国外教育的新鲜血液,法国、西班牙旅游/酒管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在国内各大知名酒店都有着非常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推荐院校:
法国:Vatel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勒芒大学、佩皮里昂大学等
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阿利坎特大学
新加坡政府为外国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数量和名额相对其他留学国家而言是很大的,一年大约有500到600名留学生可以拿到这项奖学金,这样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医疗保险都有了保证。
中国学生在出国前可以在本国申请奖学金,也可以到了新加坡一年以后申请,申请一次成功就可以获得四年的资助,学生得到了四年的全额奖学金,每年要参加一次考核,如果考试不及格,就会免掉所得奖学金,但这个考核线并不很高,一般B水准就可以了,对中国学生来说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
新加坡政府还有一个帮助中国学生在新加坡完成高等教育的办法--助学金,如果学生成绩很好,但家里有经济困难的话,政府可以提供助学金,虽然不是全额的,却也能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学生毕业后可以用5到10年的时间偿还,其利息低于银行普通贷款利息,负担不太重,拿助学金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在新加坡工作,可以把这笔钱转入新加坡公立大学的账户上,对于还款,新加坡政府没有特殊的法律约束,更多的是学生本人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助学金的数额不是很大,一般在新加坡工作1到2年就可以还清。
新加坡希望各国优秀人才留在该国,因此凡是享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的学生,不管是本地或者外籍学生,本科或硕士毕业后都要在新加坡工作若干年,这是基本的条件,之后假如学生希望做新加坡的永久居民或移民到新加坡可以提出申请。
政府措施
从1992年开始,第一期有99名学生从中国的几所大学选送来新加坡政府大学读书。到今年2005年,这个计划已经持续了13年。
这个奖学金计划有多种实施办法,主要分为三类:SM1、SM2、SM3。SM就是Senior Middle School的英文缩写,它按照生源在中国学校的所在年级分为上述三类。
SM1:国内中学的初中毕业生,经过教育部选送来新加坡,在这里从高中一年级开始读书。这个计划开始于1998年。该项计划下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一切费用由政府承担,他们住在学校宿舍中,吃住全包,每月也有几百元左右的政府津贴,(政府每年会随着物价水平调整该津贴)在中学毕业后,他们可以选择继续SM3计划,进本地大学,大学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本地服务六年;或者也可以选择去其它国家的大学攻读学位,目前该计划下的学生中学毕业后,有不少选择了去美国、英国继续大学学业。
SM2:高二学生直接从国内选送过来,补习一年英文,然后按SM3计划进大学。
SM3:国内一些刚进大学的新生,经过教育部选拔之后来到新加坡。先补习一段时间的英文,然后进入本地大学,在此计划下的中国学生,英语补习阶段以及大学四年所有学费由新加坡政府承担,除此之外,政府每月还发给中国奖学金学生500元生活费、200元住房补贴以及其它杂费,条件是毕业之后必须在新加坡本地工作六年,可以是到本计划的赞助商公司工作,也可以是其它新加坡注册公司。
这项政府奖学金计划目前大概有六个大公司参与赞助,比如新加坡航空、发展银行、港务局等等;他们有优先权在本届奖学金毕业生当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挑选之后其它奖学金学生则可以自行联系本地其它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