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留学这一趋势的逐渐加热,去哪里留学好,去哪里留学适合自己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们考虑的问题。选择一个适合学习的国家、学校,顺利读书毕业并拿到学位是最基本的考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去澳大利亚留学念书有哪些优势。
在澳大利亚读书上学有以下优势:
首先,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澳洲的教育水准相对于国内来说肯定是很高,那里的教育资源和课程都非常有名。不少知名高校都培养出过知名学子,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澳大利亚大学在世界排名靠前。
第二点,澳大利亚留学,总的来说,其花费和欧美的不少大学比起来是便宜了不少。如果考虑到留学费用和家庭里不同的经济状况的话,澳洲留学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而且,澳大利亚留学学校里修学分的各项安排十分灵活,最快的时候,一年就可以完成一个硕士学位。
第三,澳大利亚的学位在中国被普遍承认,中国与澳大刘亚近40所公立大学互相认证,十分受学生欢迎的福林斯得大学,卧龙岗大学都在其中。
第四,如果希望在澳大利亚工作或留在当地的学生,在澳大利亚念书期间有兼职时间,利用这个兼职时间外出工作,不但可以接触当地生活,锻炼口语交流能力,还能积攒工作经验,为将来留下工作或回国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留学是比较适合国内学生的一个好选择。
澳洲能为您提供独一无二的教育和学习方式,鼓励您培养创新、创意和独立的思考方式。在讲英语的国家中,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位居世界第三位。在一些国家中,澳大利亚已成为出国留学的首选国家。于是众多的学子赴澳洲留学,那么澳洲留学就读博士的条件有哪些呢?
澳大利亚没有统一的博士生入学资格考试,很多方面都比较灵活变通。基本要求是申请者应该拥有硕士学位或荣誉学士学位,或者在以往的工作中已经显示出科研创新能力,或者具备可持续从事相关研究的潜质。
语言要求方面,一般澳大利亚正规院校的要求是雅思总分6.5分 (单项不低于6.0分)。
博士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格、推荐信、个人简历、研究计划书、学历学位证书及成绩单等。
那些在澳大利亚本土攻读授课式硕士学位(coursework)后攻读博士学位一般需要有工作经历(包括研究经历和论文的发表);而在澳大利亚攻读研究型硕士学位(re-search)后一般是不需要任何工作经历就可攻读博士学位的。
以上是澳洲留学就读博士条件详细介绍,澳洲的大学在许多领域上,都被公认具有拥卓越成就。学校提供实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方式,所以毕业生能确信他们绝对具有雇主所要求的技能。
一、 判断作者的观点或意图
我们经常能遇到选择题中有这样的问法:What is the writer’s main point about…? 或者The writer suggests…to illustrate… 还有What does the writer say about…? 我们把这些问法归类为判断作者观点或意图的题目。那么,在解决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阅读文章是说明文,由于文体的限制,作者不会明确地表达自己主观的想法,因为这类文章不具有引导性,作者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因此,我们只能在作者的用词、句式等细节上来判断其意图。例如:
What does the writer say about America’s waste problem?
A It will increase in line with population growth.
B It is not as important as we have been led to believe.
C It has been reduced through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issues.
D It is only significant in certain areas of the country.
原文:People worry that the endless rise in the amount of stuff everyone throws away will cause the world to run out of places to dispose of waste. Yet, even if America’s trash output continues to rise as it has done in the past, and even if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doubles by 2100, all the rubbish America produces through the entire 21st century will still take up only one-12000th of the area of the entire United States.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转折连接词、表示程度的副词来表达“数据的微乎其微、可以忽略”这样的含义。因此,作者偏重于数据很小、问题不严重这样的观点。因此选择B项。
其次,还有一类较为简单些的表示作者意图的题目,就是问作者提及一个例子、数据或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这种题目我们只要根据文章的逻辑顺序来判断就可以了。通常,在列举出一个观点或提出一个问题后,作者会按照逻辑顺序来举例或数据来支持前面所提出的观点。如果选择题中问作者提一个例子为了表达什么,我们只需要到紧挨着例子的前面寻找答案就可以轻松找到例子的依据或目的了。
二、 掌握文中的细节
文章中的细节部分的考查是四选一题目的又一个难点。这类题目包括的范围较广,无法将它们细分为各种类型,这类题的集中难点就是同义转换。专家建议考生在对待这类题目时,要尽量找到定位词或按题目顺序锁定答案的位置,再将锁定位置的句义与选项进行同义转换,就能选出答案。文中涉及的细节通常比较容易看出来,无需推断,只要按客观的描述来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例如:Lozanov claims that teachers should train students to
A memorise details of the curriculum
B develop their own sets of indirect instructions
C think about something other than the curriculum content.
D avoid overloading the capacity of the brain.
原文:Lozanov therefore made indirect instruction (suggestion) central to his teaching system. In suggestopedia, as he called his method, consciousness is shifted away from the curriculum to focus on something peripheral. 题目中的定位词为teachers,再根据顺序,我们定位到原文,将原文中的句义与选项逐个进行同义转换,我们可以确定答案为C选项。
三、 选择原文的题目
四选一当中有一类常考的题型,就是给原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这类题无非就是summary题型的变形,这类题目通常是不难做的。但是很多同学也在这类题上出错,原因就在于大家不清楚应该将选项中的哪些词汇做依据来选择。多数出错的同学都是将选项中的一个大写、名称等词与原文正好相同为依据,而忽略了选项间的区别。这种题的选项其实看起来是很相似的,也正因为此,我们不能只凭一个词就去选择。选项间往往存在范围上的差别、程度上的差别等,专家建议考生们需要做的是:先在选项中找到文章一直提及的高频词汇或同义词汇,再看看选项间的范围,看哪些选项是原文涉及了一小部分的细节、哪个选项是概括了原文大部分的内容,我们要的答案是后者。
例如: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The rise of the cinema star
B Cinema and novels compared
C The domination of Hollywood
D The power of the big screen
这个题中,cinema star/novel在原文都有提及,但是我们不能以它们为依据,因为它们并不是文章中高频出现的词汇,只是在一小段内容中涉及。因此,我们要看另外两个选项:C选项在文中没有出现,完全无法代表原文的意思。因此,只有D项是正确的。文中大量介绍了电影的发展、电影的魅力和对人们生活的冲击,选项中的big screen就是文中一直提及的cinema的同义词汇,而power正好概括了全文的意思。
综上所述,我们在做四选一题目的时候,要看题目是属于以上提到的哪一类,针对不同类别的题,我们的应对方式也有所差异。
一、同义词猜词
很多时候,单词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找到其意思相同或者类似的单词来进行解释。
常见标志词:like, the same as, similar to, means, refer to, that is to say, namely equal to...
Just like his taciturn father, Jon rarely says anything at family gatherings.
我们这里可以看出“taciturn”的词义和“rarely says anything”类似。我们可能对“rarely”这个单词不太熟悉或者不是很肯定其意思,但是我们仔细一看发现“rarely says anything”, “anything”出卖了“rarely”这个单词。“只阅读,不理解”,我们虽然不知道“rarely”的具体意思,但是我们知道,一般来说,anything用在表示否定的句子中,所以“rarely says anything”, 很有可能指的是“很少说话”,所以“taciturn’”的意思是“沉默寡言,话少的”。
PS: 平常经常提到的“rare species”, 意思是指“珍稀物种”,所以rare这个单词指的是“稀少的、稀有的”。比如资源变得稀少,我们可以写成“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rare.”
二、标点符号猜词
某些表示解释性质的标点符号也可以作为猜词的一个关键点。
常见标点符号:-- () :
George is a scrooge: he thinks only of money and will not spend a penny on anything he can get free.
我们根据解释型的标点符号—冒号后面的内容来大致猜测“scrooge”的词义。“他想到的只有钱,只要能够免费获得,就绝不多花一个子儿!”这种人除了“吝啬鬼、守财奴”还有谁!不过,大家如果看过狄更斯的A Christmas Carol(《圣诞赞歌》)这本书,应该知道其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就是“Scrooge”, 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关起房门,点上蜡烛,把他多年积攒的金币一个个地数,数完了重新再数。他没有朋友,不要亲人,只要金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啊!不过也得佩服这位英国的文学大师,起的名字倒是贴切至极!
三、同位语猜词
同位语在语法上,一般是插入到句子中间,解释或者补充句子的某个部分。
常见形式: …, …, … 或者其他形式的插入语,如(), … --- … --- …
Ethics--the standard of deeds and moral codes accepted by the society--has a powerful effect on modem business communication.
我们可以根据插入语,同位语大致地猜测出,“ethics”指的是“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其实在很多行业中经常会碰到这个单词,比如“business ethics”指的就是“商业道德”的意思。
四、反义词猜词
如果发现上下文中有反义词,那么通常可以迅速得到生词的词义。
常见标志词:unlike, as opposed to, in contrast, however ; but, while, yet, although, even if, not... But… , different from, unfortunately, ...
During the concert the audience was quiet, but after it ended the crowd became boisterous.
在音乐会期间,观众非常安静;但是结束以后,就变得"boisterous"(喧闹)。
五、定语从句猜词法
定语从句,在语法上是限定、解释,补充说明其前面的一个内容(一般多为名词)。
This researcher is considered meticulous who is often seen to correct even the smallest error in an essay or a report.
Meticulous后面用定语从句来进行一个大致的界定。“Who is often seen to correct even the smallest error in an essay or a report”指的是哪怕文章里面最小的错误也会纠正过来,这样一个研究人员真是非常的“细心、认真、严谨”啊!
六、因果猜词法
通过因果逻辑,可以推理出大致的词义。
常见标志词: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lead to, result in, cause, contribute to, give rise to, because, as, since, for because of, due to, owing to, attribute to
Because of his antagonistic temper, he finds it difficult to make friends.
由于他“antagonistic”的性格,他发现很难交到朋友。交不到朋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内向、不合群,这就很难猜测了。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只阅读,不理解”。这里并不是翻译考试,所以我们只要大致猜出一个方向就可以了。所以,很重要的是猜测出词汇的感情色彩,是否定、消极、负面的,还是肯定、积极、正面的?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我们这里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好事情。如果大家有一定的词根词缀的知识的话,“anta-”这个前缀等于“anti-”(在词根词缀里面,元音字母可以替换),所以有点“反对的”词义在其中。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可以大致地猜测出,其意思为“和别人作对的、敌对的、怀有敌意的”。其名词形式为“antagonism”,指的是“敌意”,比如“国际商务交流会很大程度上削减民族间的敌意”(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interactions largely eliminate antagonism between nations)。
七、举例猜词法
在文章中,所举的例子和例子要证明的那个观点相互构成解释。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征来进行词汇的猜测。
常见标志词: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like, say, …
Diane experienced many great traumas during early childhood, including being injured in a car crash and the death of her family.
“Diane”经历了很多“trauma”, 我们从后面包括的具体例子可以看出,应该是很多不幸的事情,所以“trauma”意思是指“创伤、不幸”。
八、常识猜词法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常识来猜测词义。
The man walked briskly to keep warm on the very cold night.
在寒冷的夜晚,如果要保持温暖,是不是只有走得快,才可能保持温暖?所以,很简单,“briskly”就是“快速”的意思。
九、并列猜词法
并列性结构中的单词,其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相近的。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猜测生词的词义。
常见标志词:as well as, and, both... And, either... or; neither...nor…
A journalist should be a competent researcher as well as a good writer.
一个“journalist”(我们很有可能忘记这个高中单词了,但是无妨,我们应该知道“-ist”后缀是指“某一类人”)应该是一个好的写作者,也应该是一个“competent”的研究人员,那么根据“as well as”是并列结构,我们可以看出“competent”其实和good的词义相类似。其实“competent”确切的词义是“胜任的”。
十、词根词缀猜词法
词根词缀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形声字,我们中文里面,形表意思。“老外”的造词和我们类似,词根表示这个单词最初的意思,而前缀改变词义,后缀改变词性,从而将单词更多地派生出来。
比如:“disagreement”其词根是“agree”, “dis-“是否定的前缀,“-ment”是名词的后缀,所以它的意思是“不同意、有分歧”。
再如:“counterclockwise”这个单词,“counter-”是指“反的、反对的”,“clock”词根是指时钟,而“-wise”是一个副词的后缀,一般指的是“方向、状态”,所以这个单词的意思是“逆时针”。
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a. The magazine used to be published once a year but now it is printed semi-annually.
“semi-”是表示“一半”的前缀,“-annu-”是“年”的词根,所以应该理解成“该杂志半年出版一次”。
b. In retrospect, I think I made a good decision to study engineering.
"retro-"是表示“back”, “回头、回来”,”-spect-”是表示“看”的词根。所以,“retrospect”是指“回首、回顾”。
c. The seasonal impact of day length is called photoperiodism.
这是剑桥雅思5第4套第3篇文章中出现的一个专业的术语。其原文的意思是指“动植物等物种对于光有依赖性,比如当光照时间超过一个界限,植物就会开花,而动物就会筑巢生育小宝宝等”,而这里用词根词缀来猜测,也是可以的。“-photo-”是“光”的词根,“period”取其本意是“时期”的意思,-ism是抽象n.的后缀(如“professionalism”指专业性;“enthusiasm”指激情;“pessimism”指悲观;“optimism”指乐观),或者是表示“什么主义”(如“socialism”指社会主义;“communism”指共产主义;“capitalism”指资本主义等)。所以这个词,字面翻译成“光时期性”,或者更好理解动植物赖光性。
+have an axe to grind别有用心;另有企图;怀有私心
have an axe to grind是个源自美国的成语,字面意思是“让斧头磨一磨”,寓意是to have private interests to serve; to have sth to gain for oneself; to have a selfish reason等之意。
据英国《朗曼英国成语词典》等记述。这个成语出自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所写的一则故事。富兰克林幼年时,在院子里遇到一个带有斧头的陌生人,那人称赞院子里那个磨石 (grindstone)很好,想看看它好不好使,便花言巧语的让他转动磨石,而那人就在上面磨利自己的斧头。
据“美国之音”英语广播节目《词汇掌故》说,这个成语出自181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一家报纸上首次刊登的一则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个陌生人手持一把斧头,想找磨石来磨利他的斧头。他在街上遇到一个男孩,就问道:“好孩子,你爸爸有磨石吗?”那男孩就带他到家里来,帮他转动磨石磨斧头。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件艰苦的活,男孩把手都磨破了,累个半死才把斧头磨得闪闪发光。那个人见目的达到,不仅没向小孩道谢,反而教训孩子快点去上学,以免迟到.
2个出典实质上讲的是同一件事。富兰克林作为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担任的最后一项公职就是宾夕法尼亚州废奴委员会会长,为废除奴隶制而奔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宾夕法尼亚州一家报纸在富兰克林逝世20周年发表那篇小故事,应该就是他生前所讲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清楚:“持斧待磨者” 用恭维的话来达到个人目的,人们不要上当受骗。
He may offer you a post in his firm, but he has an axe to grind, he wants to stand well with your father.
His interest in our venture cannot be sincere, because I knew he has an axe to grind.
In the first place, let me assure you, gentlemen, that I have not an axe to grind
以上就是关于英文名著中典故介绍,非常详细的介绍了许多中国考生比较熟悉的成语典故在英语中的表达,在写作的时候也是非常有用的,大家可以在备考雅思阅读考试和雅思小作文的时候,对这篇文章进行适当的参考和阅读。
雅思文章的出处有很多,其中最实用的、便于积累背景知识的雅思文章来源是newscientist网站, 这个网站是雅思出题方公布的出题来源,包括了太空领域、环境、生物地理物理等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与人类健康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而以下提到的雅思文章的三大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关的文章。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雅思阅读考试中这三个类别的文章通常都囊括了哪些背景知识,以及我们掌握这些背景知识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一、 生物类话题
自09年以来,生物类的话题几乎是在雅思A类三篇文章中必然出现的一类话题,涉及到的内容有动物的生活习性、基因的研究、器官的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体内的叶绿素等。这些话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并不十分熟悉,而且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多、句子复杂,因此很多学生感到做完题目都没弄懂文章的真正含义,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积累这些话题的背景知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阅读真题中曾经涉及过chlorophyll这样一个话题。很多考生认为chlorophyll给自己的解题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认为这篇文章是典型的难度较高的考题。其实,从文章中的句子”Why some of the leaves turn red in autumn?” 就可以猜到这篇文章讲的是叶子秋天变红的原因。如果我们有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就能够猜出chlorophyll是叶绿素的意思。当我们在平时的背景知识积累中搜索到叶绿素的作用、叶绿素在植物叶子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随环境的变化叶绿素会产生变化这一类背景知识后,我们就能掌握这篇文章中很多段落的大意。在解决耗时较多的matching题时,就能节省更多的时间。
还有2011年4月28日的雅思考题中,涉及了动物如何建巢,动物居所的结构及作用这些内容,我们在平时积累生物学知识时,就要留心动物比如鸟类、昆虫是如何建造自己的巢穴的这些背景知识。
二、 地理类话题
地理类话题也是阅读文章中常常摘选的内容,不过相比于上面的生物类,地理类的文章难度较高,因为地理现象涉及的专业名称更多、地名和各种地质现象也更加复杂,在积累地理类知识时,工作量是比较大的。
地理类知识范围很广,常见的有厄尔尼诺现象、气象观测、沙漠化、欧洲冰川等。我们可以在以上提到的那个网站中查到这些内容,当然,也不要拘泥于一个雅思文章的来源,可以多参阅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英文报纸、杂志和网站。
三、 社会科学类话题
社会科学是一个大类,包含了很多小的分支,比如教育、历史、考古、电脑、日历、垃圾问题、企业管理、音乐、数码产品等等。
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生僻词汇不如生物和地理类多,常识性的内容可以为我们解题提供很大的帮助,文章涉及的是我们平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范围广、细节知识多,喜欢出现数字、调查结果等。
在准备这类文章的背景知识时,建议考生可按照多多益善的原则,将社会科学类的话题进行筛选,把我们不太熟悉的历史、考古学等放在首位。比如 newscientist网站上刊登过的Great Pyramids Chamber of Secrets / How humans are driving evolution / People in threatened societies are more conformist等文章,都是非常好的素材,也是十分有可能出现在雅思阅读考试中的文章。建议大家在平时的阅读积累中,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文章,把自己陌生的社会科学领域着重看一看。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雅思阅读文章的题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备考的时候,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准备,只要熟悉了这类型的文章写作的方式,对背景知识的积累引起重视,到考场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雅思阅读考试三大高频话题总结,分析的还是比较有深度的,建议同学们在备考雅思阅读的过程中,也要对以上三类雅思阅读高频话题的背景知识有了解,这样对于背景知识很熟悉的雅思阅读文章理解起来也就更迅速。
1 烤鸭们在备考雅思阅读第一步不要疯狂做剑桥真题,资源是有限的,你应该先夯实高频词汇和必备的语法内容。
2 最好的雅思阅读备考材料,除了剑桥真题还是剑桥真题。
3 雅思阅读高频单词你可以从练习中归纳,但对于时间很紧的同学使用一本好的单词书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4 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大家千万别养成拖沓的习惯,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练习时必须的。
5 如果不能20分钟完成一篇阅读文章,你可以试着用渐进法练习,先以25分钟练习,慢慢缩减到23分钟,最终达到考试要求。
6 阅读单项很在意正确率和时间两个环节,而这两个环节很难同时提高,烤鸭们首先应该提高的是正确率,在正确率稳定的前提下,训练速度。
7 对于阅读中的判断题你一定要看清要求到底是填TRUE还是YES,虽然有时候不扣分,但是我们最好不要在考试体验冒险的感觉。
8 判断题最难区别的是错和未提到(False和Not Given),但是最难判断的是对(True),因为原文和题目之间经过了复杂的统一转换和句型变化。
9 小标题不要只是寻找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数据显示这样做只有三分之一的正确率,想要更多分数,你还要关注文中转折词出现的地方。
10 小标题题型中的NB是不需要阅读的,要么是废话,要么是谎话。
11 段落中问句的后面和举例子的前面也许会出现主题句。
12 两个选项雌雄难辨,优先选择后一个选项。
13 Matching是一种没有顺序原则的题型,大家一定对此多练习,最好能记住题目中的关键词,Catch as catch can能拿多少算多少。
14 简答题和图表题非常简单,前者注意对应所给的特殊疑问词,后者注意利用表格已经给出信息寻找未知的信息。
15 阅读考试Summary题型对烤鸭们的语法是有要求的,把高中语法的从句以及动词时态整理下,在这个题型中将会有意外的惊喜。
16 带着问题阅读所给文章,在开始阅读所给文章前,应首先弄清下列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读那些与答题有关的部分,有些部分则完全不看,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更多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7 数字是个好东西,在文章中,数字是极容易找到的,如果在问句中出现数字时,可优先将数字作为标示牌在文章中找出答案的位置。需注意有时问句中的数字在文章中可能会用文字形式表达。
18 学会长句短读的能力:即指将一个长句子(有时不止一个句子,还包括从句)读成一个相对短的句子,以对长句子内容作一总结式归纳,找出其所陈述的要点。这种能力的培养对IELTS阅读测试帮助极大,考生应在平时勤加练习。
19 IELTS测试的金玉良言就是:"所问所答"。大家要完全了解问题的类型,及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再去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在参加完IELTS测试后总感觉所得分数与估算分数相差甚远,原因无它,就在于对问题理解不够彻底,也就无法对所提问题做到精确回答
20 选项中有两个完全相反意思的选项,多数情况下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21 我们不拿常识去判断题目,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不选违反常识的选项。
22 一定要审题,一定要细心,弄清楚是填答案还是填字母选项,不按照题目要求答题丢分是很可惜的。
23 三篇文章中选择你最爱的,最感兴趣的先做,记住一定要让自己在高兴的氛围中完成雅思的考试。
24 考试永远遵循先易后难原则,让自己越做越爽,你的舞台,自己主宰。
25 阅读考试过程中学会做完一篇文章就转移到答题卡上,避免最后没有时间填卡。
26 很多时候定位词是在一行的末尾和下一行的前部出现的。
27 特别简单的题直接选出,不要再看其它选项,做题的时候偶尔的风风火火可以为难题争取更多的时间。
28 只要你能在考试中找到信息,借助技巧多半是可以得分的。
29 平时阅读练习的时候,可以低音量放些英文歌曲,培养自己在有干扰环境下做题的能力。
30 介于阅读考试夹杂在听力和写作之间,特别建议烤鸭们平时模拟训练的时间,可以将此三部分整合练习,培养默契度。
31 对于剑桥系列所收录的G类阅读,A类考生也可以完成,特别是G类的Section three,和A类难度非常接近,甚至高于A类阅读题目。
32 雅思考试考的是语言,区别于四六级考试和国内的硕士研究生(论坛) 招生考试,题目的答案直接从文章的表象中找就可以,不用特深入地思考,如果定位之后,思维要经过山路十八弯,那大多时候就误入歧途了。
33 考官叫停笔就不要再和考题缠绵,缠绵的代价将是阅读0分。
34 考完阅读部分,急速整理状态迎战写作环节,很多时候阅读考完都会觉得脑袋很空,对于结果难把握,及时调整状态才能保证整场考试的成功。
35 雅思阅读近期仍将延续新题加旧题的模式,大家可以重点关注考前一年的高频机经,了解文章背景,题型设置。
36 答案一定填在"答案纸"上,在IELTS测试时,所有答案务必要填在所给的“ANSWER SHEET”纸上。
以上就是高分雅思阅读技巧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和有意识的运用,这样才能在雅思阅读考试中更快更好的完成文章的阅读,并且在获得高分的雅思阅读。
以下是具体做题策略及技巧。
1. 巧妙选择阅读考试中的文章顺序:
雅思烤鸭们长久以来都会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阅读套题中三篇文章的难度系数是依次递增的,即第一篇最简单,第三篇最难。其实不然。三篇文章都是电脑从系统的资料库中随机抽取的,其难度系数自然也是随机的。所以,我们可以适当考虑考场上对文章的选择顺序,即哪一篇文章应当先做。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们注定60分钟内做不完三篇文章,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相对宽限的时间内(45-50min)先根据经验选出自己最为拿手的两篇认真做完、做对。(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出来的开篇之作如果做得很顺利,成就感越强,也会直接影响到考场上的心理状态,自然会觉得另外两篇也会so easy~),最后一篇本来就是最难的,我们就在剩下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猜完,这样就能保证得分率和效率的最佳平衡。
至于文章如何选择,这里为提供大家两个方案。
方案一:文章背景和专业词汇熟悉。
将三篇文章的主副标题(title and subtitle)、插图(illustration)和第一句话全部浏览后,选择一篇从话题上自己认为比较熟悉和了解的文章先做,因为这样的文章背景知识和专有词汇对于做题者本人而言相对熟悉,做题时自然更加顺利。可以参考的标准是:每位同学的专业、工作经验和兴趣爱好。比如,有位同学家里是医生世家,那么医学类的文章可能对于他而言就会更有优势;某位同学本科的专业或者未来的专业方向是营养师,那么健康营养类的文章他自然不在话下。
方案二: 题型简单着手。
如果文章的生疏程度三篇文章不分上下,都差不多,则可以在迅速浏览完每篇文章的所有题型后,选择一篇从题型分布上较为简单的文章先做。参考标准:文章后一般有2-4种题型,如果都是有序题和有序题之间的相互组合(eg:判断Q1-5+单选Q6-9+图表Q10-13),则此篇文章的难度系数相对较低,因为每种题型不仅题型内部,而且题型之间对于原文都是有序而顺承的规律。以例题为例,1-5题内部有序,对应原文的位置在第1-3自然段;6-9题内部有序,对应原文在第4-6自然段;10-13题内部依然有序,对应原文是第7自然段。当然这样的题型组合实属人品极佳,比较少见,如果没有这么好的人品,则可以适当考虑一道乱序(如:配对/标题等)和两道有序题组合的文章。
有序题包括判断、摘要、完成句子、简答、图表、单选;其他题为乱序。
2. 如何选择题型的做题顺序
文章选择搞定之后,则开始正式做题了。做题之前我会建议大家在短时间内先将文章每段的段首1-2句精读,了解每一段的基本脉络,再开始利用每道题中的关键词回原文定位。具体的做题顺序如下:
A:前两篇文章when you have enough time:因为这两篇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对于考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小、得分率较高的文章,所以尽量做完。做题规律为:直接按照题型的自然顺序做题,但信息包含和全文摘要(难度系数较高;因为此类题涵盖全文,跨越性较大,所占用时间较长)必须最后做,先把简单的题型的正确率保证。
B:第三篇文章when you are in a hurry:此篇文章本来难度系数整体较大,且时间已然不够,则可以考虑:先做填空类的四种题型(summary,sentence, table/chart/diagram),再适当的做一部分乱序的或涵盖全文的题(heading, matching, information),因为此类题不好猜;最后猜完余下的判断和选择题。
A.所有的答案就在你眼前
雅思与其它标准考试(如GRE)不同,它仅考查语言。这对于应试者意味着什么呢?这表明,雅思考试并不考查你的推理能力。出题者不会给你提供信息然后让你基于这些信息得出结论。相反,他们给你提供信息并问你这些信息。基本上,他们都是让你重复刚刚给你的信息。答案就在你眼前!
这一规律如何应用呢?
虽然有时你会被问到一篇文章的主题或为这篇文章选一个合适的标题,但绝大多数的问题都会关注文章中给出的细节信息。你要做的仅是把他提供的信息再重复给他。你不会被要求基于这些信息得出结论。以下面的摘录为例:
“Research in Britain has shown that“green consumers”continue to flourish as a significantsgroupsamongst shoppers. This suggests that politicians who claim environmentalism is yesterday’s issue may be seriously misjudging the public mood.”Based upon this passage, you will never be asked a question like:
“There has been a continued presence of“green consumers”in the British market because of…”
A. the rise of the Green party.
B. Concern with global warming
C. Fear of Mad Cow Disease
D. Concern with general state of environment
这些答案都没有的文章中出现。所以,雅思考试绝不会问这类问题。
相反,他们会问这样的问题:
“Politicians may have“misjudged the public mood”because…”
A. they are pre-occupied with the recession and financial problems.
B. There is more widespread interest in the environmental agenda than they anticipated.
C. Consumer spending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a result of“green”pressure.
D. Shoppers are displeased with government policies on a range of issues.
正如文中所说,政治家们认为消费者不再关心环境问题是他们错误判断了民意。答案显易见。这就是雅思考试的出题方法。正确答案是“B”。
对于此规律也会出现一些例外,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但至少现在我们弄清了自己的任务。我们的任务并非掌握或记忆面前的信息,而是了解出题者让我们寻找的信息是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可以找得到所有的答案,下面我们要掌握的就是如何寻找了。如果我们的阅读的同时就知道要找什么,我们甚至可能在知道问题是什么之前就找到答案。
B.词汇--上下文是关键
由于雅思考试非常专业的特性,必定会出现许多读者不熟悉的词汇。这一点不必担心。事实上,雅思考试出题者看来已经进行着意的设计使词汇根本不成为问题。一旦我们知道对付词汇的一些固定规律,这些文章就再也不难了。
当然,准备考试的最佳方法是增加词汇量。实现此目的的绝佳方法是泛读。因为雅思文章的来源都与商业和科学相关,研读商业期刊、报纸及与具体社会潮流相关的文章最为理想。然而我们用于阅读的时间有限。掌握所有的英文单词是不可能的。
简单得多的办法是应用我们对于词汇的另一条黄金法则,即上下文是关键。雅思考试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必掌握应用于特定文章中的词汇。文章本身就会给出与不熟悉的词汇相关的所有必要信息。
例如,雅思出题者总爱在文章之一的题目中用一个难词。以“biometrics”为例。说英语的人也不大可能知道这个词,因为这个词相对较新且不常用。但出题者并非只给出这个词而不作解释。在文章中就给出了“biometrics”的定义。我们得知它是一种:“little-know but fast-growing technology that involves the use of physical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identify individuals.”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意。如果我们密切留意并不要忘记黄金法则,我们总是可以找得到这些生词的定义。在这一点上雅思出题者似乎对我们很是关照。
举关于port city的一篇文章为例。同样,大多数说英语的人可能也不能区分a port和a harbour。这些词就可能存在问题。那出题者会怎样使其简单化呢?他们会在文章中给出明确的定义。“Harbour is a physical concept, a shelter for ships; port is an economic concept a center of land-sea exchange which requites good access to a hinterland even more than a sea-linked foreland.”在对它们提问之前,混淆就已经澄清了。出题者不会不对关键的词汇作出解释。不用担心。只需仔细阅读,在文章中找到这些定义,就没有问题啦。
必须承认,有时也会有非常细致的问题问到复杂的词汇。同样,出题者也会手下留情。这类问题最好举例来说明。在以下的片断中我们读到:
“The genetic inheritance a baby receives from its parents at the moment of conception fixes much of its later development,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as varied as whether it will have blue eyes or suffer from a life-threatening illness such as cystic fibrosis…In 1986, American researchers identified the genetic defect underlying one type of muscular dystrophy. In 1989, a team of American and Canadian biologists announced that they had found the site of the gene which, when defective, gives rise to cystic fibrosis.”
如果我们被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
“The second success of research into genetic defect was to find the cause of…”
如上面文章中所说的,句中缺失的词是“cystic fibrosis”。尽管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cystic fibrosis”是什么,我们也根本不需要知道。需要我们做的只是理解它前后的词。将它当作数学题中的x变量即可。知道它与前后文怎样连接就足够了。
出题者绝不会这样问:“Why is cystic fibrosis a genetic defect?”这样的问法就会要求我们掌握这个词。相反,雅思考试是要考查我们联系上下文理解事物的能力。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一点,看到生词就再也不会紧张了。
以上就是关于雅思阅读考试的规律总结和技巧介绍,对于雅思阅读考试后面的问题解答和文章的阅读方法有非常详细的分析。大家可以在备考自己的雅思阅读考试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练习和应用。
一、词的转换
词的转换一般指的是只涉及单个单词的转换。单个单词的转换包括词性转换及同义词转换。其中词性转换是比较容易的一种,考生即便遇见不认识的单词,也可以通过词根词缀进行猜测。如剑6中原文出现diabetes,考生并不熟悉糖尿病这个词汇,但是题目中使用的是diabetic。相信考生在定位的过程中遇见这样的转换不会出现太大的定位困难。另,在不带选项的Summary题型中,介于其很多题目仍然以细节为主,词性的转换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常是一个考察的主要技能。如,
原文:Beyond this, it is also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the conventions of discourse structure, both generally and within specific subject areas.
题目要求:Complete the summary below by choosing a maximum of two words from the above paragraph to fill the spaces.
题目:To extract meaning quickly are effectively,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recognize conventional ___________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opic sentence and discourse markers.
这个Summary题目中的空格前的conventional 和原文当中的conventions既是一对典型的词性转换形式。考生即使对于conventional这个词不熟悉也可以根据词性转换的原则定位到原文相关的地方,对应到相应的答案the conventions of discourse structure。根据题目要求,答案的词数限定为两个词,因此答案为discourse structure。
同义词就另当别论了。同义转换如果以同义词的形式出现就很考察一个考生的词汇量了。考生如果原文或题目中有任何一个词不明白意思的话,都很有可能造成定位不到的情况或者出现理解上的误差。如,
原文:Understandings of word order,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hanges in word order, are vital. The anticip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ommon, acceptable and essential collocations clearly help 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information and meaning.
题目要求:Complete the summary below by choosing a maximum of two words from the above paragraph to fill the spaces.
题目: Word order is very important in predicting and __________ the most usual combinations.
空格要填的内容是并列结构中的一部分。考生在原文中定位到这一句的主题Word order之后,只要找到并列结构中的predicting就很容易筛选出相关答案。但是动词的活跃性比较高。Predicting这个词在原文当中已经进行了同义词转换,变成了anticipation。这个情况下,考生如果不熟悉anticipation的意思,将会比较难得出正确的答案recognizing。另外这一题的空后也涉及到了一个同义词转换,combination和原文的collocation。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如果做错了这样的题目,应该注意同义词的积累。
二、词组的转换
词组的转换一般情况下是同义词转换的一个衍生。当一个词没有办法用另一个同义词到位的解释时,可能会出现用词组解释的情况。另外如果本身就是词组的形式,那么一般来讲还是会用词组的形式进行解释。如剑5当中的Text 4 Q36题目中的表述是 birds in temperate climates,而原文对应的描述是temperate-zone birds.这种情况在T/F/NG当中也有体现。绝大多数选TRUE的情况,原文和题目一定会经过同义转换,如,
原文:Computers are gaining in popularity, despite their cost.
题目:Computers are more popular than they used to be.
原文当中的gaining in popularity题目中用more popular than they used to be作为替换。两者在意思上市完全一致的统一转换,所以答案为TRUE。
答案是FALSE的题目也可以通过同义转换的比对来进行判断,
原文:Biologically, a species becomes extinct when its last individual dies.
题目:In biological terms, a species is said to be extinct when only one individual exists.
原文当中的biologically用题目的in biological terms作为替换。Become则由is said to be作为替换。但是原文当中的die在题目中变成了exist,直接相反的意思。介于最后这一处没有实现正确的统一转换,那么考生就可以判断出此题是FALSE。
三、句子的转换
雅思阅读考试里涉及到的句子转换一般是指句子结构或语态的转换或者是对原文的概括,即用一两句话对于原文的多句话进行一个总结概括。语态变化主要是指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转变。如,
原文:The Internet has often been critic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as a newly-emerging dangerous tool in the hands of terrorists.
题目: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has often criticized the Internet because it is not safe.
原文的被动语态在题目当中变成了主动的语态。单是因为题目缺少了条件状语in the hands of terrorists,所以题目的正确答案为NOT GIVEN。
句子转换的另一种形式是对原文的总结概括。Summary或者T/F/NG题目当中,有时候会出现原文和句子之间是总结概括关系。如,
原文:It has been proved that a rapid response leads to a great likelihood of arrest only if it is 1-2 minutes after a call is received by police. When the response time increases to 3-4 minutes, the likelihood of an arrest is substantially reduced.
题目:A delay of 1-2 minutes in response may have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whether or not a suspected criminal is caught.
这道题目源自一片讲反应速度的文章。原文中的两句话讲述的内容为,如果警察在接到电话后的1-2分钟反应,抓住罪犯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果3-4分钟反应,拘捕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样的意思在题目当中被概括为一句话,即延后反应一到两分钟会降低抓住罪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