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gre长阅读?本文就gre长阅读的做题步骤做概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gre长阅读。
1、 读原文 gre阅读的基本做题方法,就是先读原文再看题目,看过题目后再根据题目定位回原文,所以读原文是做一篇阅读的第一步。有些读者已经养成了先读题目再看原 文的阅读习惯,其实,做题的顺序要因阅读特点和出题方式而异,gre阅读题目的出题顺序和原文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也就是说第一道题可能考了原文的末尾,而 最后一道题可能考的是原文的开始,故先读题目再读原文对做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有可能扰乱读者理解原文内在的逻辑结构。
2、 读原文的同时对重点、考点做标记 做标记是指在读文章的时候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所读重点内容,这应该和读文章同步进行,标记可以轻轻做在试卷边缘,也可以另外写在草稿纸上。所标记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读完选项之后能快速、准确的定位,这个步骤要求读者熟悉常考考点,对应做标记的内容烂熟于胸,这样才能不费时间的给自己下一步的定位作准标记。
3、 读题干、选项 读题干的过程也是个找题干特征的过程,看看题干所述和自己所做标记的内容有没有联系,如果有,则可以直接定位,故定位最主要的基础是题干与标记之间的联 系。有时候题干可能没有可以捕捉的特征,这时读者不妨从选项下手,选项中也时常会有明显的特征反映出它与原文中的重点内容之间的相关性。
4、定位 定位指的是确定考题针对原文中什么位置的内容发问,通常通过题干和选项的特征词来找,判断了原文所述的位置之后,就可以找原文和答案之间的对应关系了,绝大多数题目都可以通过找题干和选项的特征词准确的定位到原文某处。
5、 (排除干扰选项后)按文字对应原则选答案 gre考试的备选答案都是五个,通常很少有考题能让读者非常直接的判断出正确答案,总有1-2个迷惑性比较大的选项,所以,考生不妨先竖读各选相,排除一 些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对剩下的进行细致的比较,通过原文和选项之间的文字对应关系,进行选择。
一、快速阅读的必要性
1、时间约束
在g式阅读中,一篇长文章大致需要在4分钟之内看完文章。而且根据第一章的相关内容:gre文章涉猎极其广泛,再加上其特有的长难句,因此考生在读文章时必然感觉晦涩难懂。
至此读者不禁要问,如想要在单位时间内看完文章,是不是只要在提高速度下功夫,即在语言层面做些工作就可以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作为母语是英语的美国人来说,他们读gre文章是不是没有问题呢?
笔 者自己发现美国人读gre阅读文章也有与中国考生同样的感觉:文章晦涩难懂,做题时间不够等。原因何在?原因在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放任教育体制,言外之 意,美国主流的教育观念是不强调美国学生必须要知道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的常识,不管他们想不想知道。所以,很多美国学生的地理和数学知识匮乏到令人惊讶的 程度也就容易理解了。因此,尽管美国人在考gre时占尽了母语的优势,但与像toefl那样的语言考试迥异的是g式阅读不是纯粹的语言测试,所以土生土长 的美国人也发现他们也无法轻而易举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读完文章并做完题目。
那么,试想连他们都感觉吃力,又怎么能指望中国学在紧张而短暂的4分钟内,把一篇文章如学术研究般的字斟句酌,领会深意,甚至做一番英译汉的工作呢?因此,符合gre的快速阅读势在必行!
2、gre阅读所考察的能力
事实上,g式阅读考查的是实际思维能力,
而并非仅仅停留在一些语言层面的内容如庞大的词汇量对以及全文进行逐字逐句地把握等。拿词汇来说,中国考生只要具备了托福的词汇量就可以在gre阅读中取得好成绩,。我想很多中国gre考生的单词量绝不止六七千,可阅读确实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不 难看出,考生用传统的阅读思维来应对g式阅读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而传统阅读方法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文章逐字逐句地研读并翻译,希望尽量做到全文理解, 然后再去做题,而这种方法恰恰不适合g式阅读。g式阅读就是要求在全文所传递出来的海量的信息中迅速找出相关的重点信息来解题,没有有效的快速阅读是不可 想象的。
实际上,g式阅读这种抓大放小,快速阅读的考查重点是与整个gre考试的考查 重点是完全吻合的。因为gre语文部分,乃至gre考试实际上都不单纯为考英语而考英语,而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来成为一个商业领导者或研究生所需要的阅 读能力以及思维方式。所以g式阅读就是以高难的英语为载体,通过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根据文章后面的题目在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的能力,来间接考查考生是否具备 从未来工作中那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抽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此处的关键信息,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看完一篇文章后,我们所明白的无非是:诸如有一种什么动物,名字不知道,第一个字母是t。
有一些科学家对此种动物很感兴趣,于是抓了一只t来研究并在研究结束后提出了一种假说。后来把t放归自然,当然安装了跟踪装置,数月后,研究者再次将t带回实验室,根据跟踪装置的报道,证明他们最初的假说是完全正确的。
其 实,考生只需先看懂这些就足够了。考生只需在考试中,将一切人物、地点、器具、物质都转化为一个字母或代号,一切细微的感觉都概括为或正或负的评价(顶多 是有保留的或正或负的态度),至于作者使用了哪些论据,经历了哪些论证过程,最后又如何推出自己的精辟论点,考生实在是没那么多时间去顾及了。也就是说, 考生必须看懂的内容:
作者在说什么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有什么中心事物和人的代表
作者对他们态度如何(正评价或负评价)
作者在论证出自己的正或负态度过程中曾举过什么重点例子以及作者是否表示出了一些极端的评价,如最好、唯一之类。
二、快速阅读的误区
由于g式阅读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快速阅读的特殊要求,很多考生在学习使用快速阅读技巧的时候表现出诸多的误区,下面试举几例:[hide]
盲目求快而忽略了文章中主要的信息
有些考生片面理解了g式阅读中的快速阅读,认为快速阅读仅仅指的就是提高单位时间内容阅读单词的数量,所以在阅读实践中盲目提速。导致文章中重要的主干内容被忽略。如下例:
有 些考生在处理上一段的时候以极快的速度从头念到尾,却没有区分关键信息和非关键信息。将黄色区域等同于粉红色区域。其实,粉红色区域的as a consequence说明该句的重要性将大大超过黄色区域中的句子。因为从逻辑角度来说,as a consequence是表示前因后果,而从逻辑上说,结果比原因更重要,所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应为迅速通过黄色区域,在粉红色区域细细研读。
在阅读时缩手缩脚,不敢舍弃
有的考生在备考时也基本认同了快速阅读方法的合理性,可在实际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还是缩手缩脚,不敢快速阅读一些细节。仍然是上述例子。
有些考生把黄色区域中的文字也好好地研读了一番,甚至试图记下每一年发生的大事件。将大量时间花在细节上,最终导致没有时间去思考该这部分内容是否值得他这样去细细品味。
在阅读时颠倒阅读重点
在 把握gre文章时首先应读出其逻辑层次,其中包括套路,各段段意,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主题句。其次,需注意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语言现象,如gre强转 折,强因果和强对比等词所在的句子。同时在看文章时对一些重要的细节要记住它们大致的位置。最后在做题的时候对一些与题目相关的细节进行仔细的研读。因 此,阅读gre文章的优先顺序如下:
以上步骤的优先级(priority)依次递减。 而很多考生的误区在于认为读gre文章就是去读一些文章中的细节,而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由于在细节上花的时间太多,没有时间去思考诸如本篇文章的套 路,主题句等问题。所以概括说来,很多同学读g式阅读文章刚好本末倒置。
1、长成分
1)、长从句做主语、宾语及其他成分
a、主语从句
b、宾语从句
2)、长状语
3)、层层修饰
4)、并列成分
2、常见倒装搭配
(1)、及物动词加介词:固定词组的固定搭配中,经常出现倒装情况,如:bring a to b,写作:bring to b a
例:yet waltzer’s argument, however deficient, does point to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weaknesses of capitalism-namely, that it brings to predominant positions in a society people who,no matter how legitimately they have earned their material rewards, often lack those other qualities that evoke affection or admiration.
类似的情况:throw over, insert into, import into, infer from, establish for, advocate as 等
(2)、及物动词加副词
例:make possible …(单词或者句子)
3、省略的几种情况
(1)、重复的成分
(2)、让步转折的省略:如although (but)
(3)、定语从句引导词的省略which(that )
(4)、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和系动词同时省略,变成后置定语
如:qualities(such as the capacity for hard work) essential in producing wealth
4、短语被分割:如:such as, so that, too to, more than, from a to b, between a and b
5、多重否定:如:
despite these vague categories, one should not claim unequivocally that hostility between recognizable classes cannot be legitimately observed .=
1、读原文
gre 阅读的基本做题方法,就是先读原文再看题目,看过题目后再根据题目定位回原文,所以读原文是做一篇阅读的第一步。有些读者已经养成了先读题目再看原文的阅 读习惯,其实,做题的顺序要因阅读特点和出题方式而异,gre阅读题目的出题顺序和原文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也就是说第一道题可能考了原文的末尾,而最后一 道题可能考的是原文的开始,故先读题目再读原文对做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有可能扰乱读者理解原文内在的逻辑结构。
2、读原文的同时对重点、考点做标记
做 标记是指在读文章的时候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所读重点内容,这应该和读文章同步进行,标记可以轻轻做在试卷边缘,也可以另外写在草稿纸上。所标记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读完选项之后能快速、准确的定位,这个步骤要求读者熟悉常考考点,对应做标记的内容烂熟于胸,这样才能不费时间的给自己下一步的定位作准标记。
3、读题干、选项
读 题干的过程也是个找题干特征的过程,看看题干所述和自己所做标记的内容有没有联系,如果有,则可以直接定位,故定位最主要的基础是题干与标记之间的联系。 有时候题干可能没有可以捕捉的特征,这时读者不妨从选项下手,选项中也时常会有明显的特征反映出它与原文中的重点内容之间的相关性。
4、定位
定位指的是确定考题针对原文中什么位置的内容发问,通常通过题干和选项的特征词来找,判断了原文所述的位置之后,就可以找原文和答案之间的对应关系了,绝大多数题目都可以通过找题干和选项的特征词准确的定位到原文某处。
5、(排除干扰选项后)按文字对应原则选答案
gre考试的备选答案都是五个,通常很少有考题能让读者非常直接的判断出正确答案,总有1-2个迷惑性比较大的选项,所以,考生不妨先竖读各选相,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对剩下的进行细致的比较,通过原文和选项之间的文字对应关系,进行选择。
把gre阅读懂永远是放在第二位的,而把握文章结构(包括文章类型、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甚至句 与句之间的关系)、作者态度则是第一位的,在读文章时要时刻记住这一点,对于文章内涵能读懂就读,不懂也不要强求,否则会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做题,尤其是 现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每次做题都要掐时间做,17分钟,相信自己能行的。下面是一些提高阅读的小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一句话只看一遍,充分利用自己的语法知识,时刻把握句子主干,修饰成分要毫无感觉得快速浏览(这里的毫无感觉不是略读,而是不希望过多的修饰成分或插入成分影响对句子主干的理解,这四个字需要自己体会)。
2. 做标记除了大写字母、时间年代、最高级、转折标志词、因果标志词、列举、让步、强对比以外,还要标记出并列连接词(如and)、分号、冒号、表示作者态度 的词(这个比较难,需要自己体会收集),原因我会在下面的取舍中谈到。我的做标记的小窍门:标记符号不要只用一种(如下划线),也不要过多,个人感觉最多 三种(如括号、圆圈、下划线),分别标记原因、转折和其他,不过我自己只用下划线和括号。
3.一定要取舍。
a)让步分句(如:带although的分句、带itistrue的分句、带do的分句等)一律跳过(但是用括号括起来),只看后半个分句;
b)suchas后的内容一律跳过,也用括号括起来,不过我会数数列举的个数,如果是4个,则必出题,其他个数不用管,出题了再回头看;
c)forexample举例只要提炼关键词的首字母就可以了,也要括起来,重点看后面或前面的结论。
d)原因——标志词常为because、since——一律跳过,括起来,只看结果。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resultin和resultfrom,遇到这两个,我在下面划横线做标记。
e)老观点只把握关键词、知道讲的是什么就行,其他一律跳过。
f)冒号后一律跳过,冒号下做标记。
g)分号后一律跳过,因为表示并列,内容和前面大体一致,分号做标记,出题的话再回来看。
现在的标准是:上面这些全看,因为速度上来了,但看这些内容时仍然是毫无感觉地看,可以不用担心它们会分散注意力了。
当这些内容都做标记后,文章结构就非常清楚了,哪儿是举例、哪儿是结论、哪儿是原因、哪儿是转折一目了然,定位非常容易。
通过对旧有gre考题和两次改革后的样题比较,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gre阅读的文字内容, 复杂程度有所降低。而逻辑复杂程度持续增加。这反映了ets对于影响研究生阶段学术成功的基本能力的更为深入的把握。实际上现行gre考试阅读文章难度, 略高于北美研究生所需阅读文章难度,采用这种形式的文章,主要目的是模拟较高难度下研究生阅读的情景,以期能够测出学生的潜力,这个思路有点类似于我们常 说的压力面试。而ets在多年的跟踪研究后,也意识到,恰当准确把握文章内部的复杂逻辑的能力,同研究生阶段的成绩关系更大些。加之旧有的`文章形式命题 难度大,劳民伤财,所以ets开始推出新的gre阅读考试。
下面,我们以一篇样题为例看一下ets是如何考察文章内部的复杂逻辑:
policymakers must confront the dilemma that fossil fuels continue to be an indispensable source of energy even though burning them produces atmospheric accumul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that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potentially disastrous global climate change. currently, technology that would capture carbon dioxide emitted by power plants and sequester it harmlessly underground or undersea instead of releasing it into the atmosphere might double the cost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but because sequestr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cost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delivered prices will rise less, by no more than 50 percent. research into better 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will undoubtedly lead to lowered costs.
1. the passage impli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the current cost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it is higher than it would be if better 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were available.
it is somewhat less than the cost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t constitutes at most half of the delivered price of electricity.
it is dwelt on by policymakers to the exclusion of other costs associated with electricity delivery.
it is not fully recovered by the prices charged directly to electricity consumers.
对黑色部分文字的逻辑进行提炼我们发现,得出这样一个逻辑推理链条。
环保技术(technology that would capture carbon dioxide emitted by power plants and sequester it harmlessly underground or undersea instead of releasing it into the atmosphere)增加一倍发电成本(double the cost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环保技术不改变传输成本(the cost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最终价格(delivered prices)增加不超过50%。
最终价格=发电成本+传输成本使用环保技术后,发电成本增加了原来的一倍,但是最终价格增长不超过50%,可以得出结论,发电成本,最多占最终价格的50%。
以上文字同传统gre考试文章比起来,语言难度不大。难度来自于逻辑复杂,尤其是在有较大的时间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清晰的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针对新gre的准备思路国内大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训练不多,新gre的考试正好考到了学生的弱点。如果准备新gre考试,建议加强两方面训练。
1、 英文阅读过程中,快速归纳逻辑链条的能力。很多学生阅读仍然停留在翻译的阶段,这在新gre中会带来很大麻烦。
2、 增强逻辑思维训练,gre本质来讲,是对英语为母语者的能力考试。考察逻辑思维的敏捷程度,严谨程度,是这个考试的本质。
从对考试的适应程度,了解的深入程度来看,中国学生目前对老gre了解更多些,如果时间准许,还是建议学生考老gre,比较方便。
GRE阅读中,你经常会遇到的难题:
1.看不懂gre单词。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背单词去,至于怎么背,14天内搞定红宝书的秘诀就是:(1)用软件背(2)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3)可以喝一点红牛或咖啡,然后在状态巅峰的时候狂背。
背gre单词是痛苦的,所以,要把痛苦的时间尽可能地压缩,用最短的时间搞定它。我是在假期背的,所以每天都背8小时以上。先喝一点咖啡,咖啡因可以使你的头脑清醒,并且忘却头痛。然后进入单词初记,每一个list,第一遍,让电脑自动浏览,3秒一个单词。
第 二遍,自己一个个gre单词看,注意,红宝书的助记法虽然不多,但是形成习惯以后还挺有效,所以要看看。两遍下来,到下一个list了。这样,基本上半小 时一个list(软件里面是80个list)。一直往前背新的,直到累得实在背不下去为止。这个时候,可以去运动一下啦(考g一定要运动,这样才能保证每 天的精力旺盛)。运动会来,选择软件的复习--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这个复习只需要简单的浏览,甚至可以让计算机自动浏览。但是,要把不懂的标出来, 即把它的难度系数+1。这个时候,用电脑背单词与用书本背单词的差距就出现了,电脑会自动的记录你哪一天背了哪些单词,然后根据曲线决定你今天应该复习哪 一些。所以,每天可以根据自己的精力允许情况决定什么时候停下被新单词,不用死死地按照一个计划走到底。另外,不管你多么的忙,多么的累,一定要拿出时间 来复习(每天一次),不然你会得不偿失。这样下来,14天可以背完新的,当然,接下来还是有一些天你要天天复习的,就是简单的按一下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 习即可。这样一遍,由于用足了遗忘曲线,应该是最省力而且效果好的了。
2.看不懂句子。
这是因为gre阅读都被改写过,句子弄的拖沓复杂。解决这个问题的捷径,就是杨鹏的书《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像我一样穷的兄弟姐妹,可以用我为大家准备的电子版。
用法:仔仔细细研究每一句话的结构,主要是修饰语与从句。研读2-3遍,直到你可以看着任何一句话,不用回头看就可以顺序顺当地读下来,并且理解得到意思,就可以了。
因为你不可能以整天都对着这个看,所以,每天看10几句,这个过程需要一星期。
3.看得懂句子,做不对题目。
经 过难句分析的g友,估计对理解复杂的句子已经不在话下,甚至有几分盼望(因为通常这种烦咄享车木子就是出题点)。但是,整篇文章读下来还是乱成一锅粥,做 题错一堆。此时,就要用到久负盛名克敌制胜之法宝——集中突破法(哇,哪里来的鸡蛋!),这种方法尽可能块地培养读文章的套路感,做题的模式感,以及对选 项改写的敏感度。这个办法也是小马过河的。具体操作如下:找一篇文章,先按时间做一遍(长文章4分钟看文章,一分钟一道题;短文章2分钟看,一分钟一道 题。no题可以变成长文5分钟看,短文3分钟看),对答案。再不计时间仔仔细细,如同难句分析一样做一遍。仔细想每一句话在全文的地位。每看完一段,稍微 想想这一段写了些什么,最重要是哪一句话,有没有出现新概念,人名,最高级,例子以及例子是说明哪句话的(注意,不是说例子是说明什么的),有哪些标志性 的转折。这些分析一定要做全,因为是不计时间做。做得多了,这些动作自然而然变成下意识的。看完文章,做题,看完题干,回原文找对应,你一定可以找到原文 的某一句话或某几句话,清清楚楚的说明为什么正确选项是正确的,其它选项是错误的。仔细体会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之间的区别,ets的改写功夫也体现在这 里。这种体会也相当重要,最后你会发现ets的改写的方法来来去去就几种,某些选项一看就知道错了。在这里,你可以用上各种资料介绍的解题模式或方法,验 证有效性。比如说:in order to 题型通常找题干所提到的地方的上面一句话(9成是在上面,而不是下面)。罗马题的对应通常是原文出现列举的地方。等等,不冗述。这样下来,40分钟左右一 篇文章。一天做3-4篇足矣。从no4 做到no7,效果相当的好,越坐到后面,正确率越高。此时,可以描述一下做题的感觉。
上 来,先翻翻页,看看文章分多少段,每段的分量。读文章,不用回头看,重点看重点的句子。读完每一段,回想一下这段的内容。读完整篇文章,脑袋一面有一张图 表,记录了分几段,每段中出现的新概念,转折,人名,排比等等,大概在什么位置。有明显的套路感。做题也是,看完题干知道应该在脑海中的图的哪个位置,回 去找,比较容易看出原文改写成的选项。这样,集中突破大功告成。
4.速度慢。
加 快速度则必须取舍内容。即有些东西该读,有些不用读。特别是短文章,才两道题,你把所有的难句子都分析了,却没考到,岂不很冤。这一点,《花儿的阅读》做 得比较好,脱离了句子和结构的束缚,在讨论思路了。第一篇短文用6分钟,第二篇是长文10分钟,第三篇文章放着,对分数没有影响。
中国人学习英语,最大的拦路虎大概就是阅读了。速度必须要慢,必须要一个个单词地阅读,才能理 解的较为全面,这样下来自然速度慢了不少。而在gre要15分钟内读完2篇阅读做完11道题、lsat要35分钟读完4篇阅读做完21道题目的要求面前, 不少人只能无奈的选择部分放弃阅读,放弃了本该拿分的大头。
对于gre阅读,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我仅仅是这条道路上不停探索的一只菜鸟,用我的亲身经历去不断总结我的经验教训(教训可能更多些),形成了下面的内容,只求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gre阅读的几个境界,由低到高排列是:
1、以词为单位阅读。这种是经常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从文章中领会的意思都是碎片,不连贯。
2、以词组为单位阅读。这比1好些,但是仍然领会的是碎片。
3、以句为单位,筛选出关键成分,随着一句一句读下去,大脑自动将这些关键部分如珍珠般串连起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这个显然是我们要追求的。这里还有两种境界,较低的境界是一行行阅读,较高的境界是一目两行、三行甚至三行以上。
英 文阅读与中文阅读本质是一样的,阅读前首先心态要正,深呼吸平静下来,不能还没开始,就因为第一句没看懂就乱了阵脚。另外更重要直接影响成败的就是:一定 一定要精力全部集中,排除一切杂念。研究记忆的专家们说,人们阅读时,一般只开辟左脑的一小部分,随着需要接受信息的增多,这部分大脑开辟的部分也随之增 多;随着信息接受的进一步增多,左脑逐渐忙碌,这时右脑也会被包含到这个过程中。因此要真正提高阅读的速度,必须要懂得很好地开发右脑,说到底就是我前面 说的,要集中精力、尽可能地吸收面前的文章内容,尽可能地让你的大脑在短时间里记录下更多的信息,这样下来,也许人家一行行阅读只记了一些关键词,而你却 在一目两行三行或者三行以上,而且记录的信息更多更全。在这样的境界下,那10到20来道题岂能没有很高的正确率?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最高境界,训练好了 完全能达到native american的阅读水平。
回想我们的中文阅读,速度超过 10000wpm(words per minute,以下均用wpm代替)的人,大多数都是一目3行以上的,在看的过程中,条件反射地记下了每行出现的关键词(比如:人名、地名、褒贬态度、特 殊修饰成分等等),而并不是逐词逐词地阅读,关键成分以外的部分全部跳过去了。英语阅读速度快的、速度超过10000wpm的native american也是如此阅读的。我们备考的同学不需要达到那么高的标准,别说10000wpm了,速度只要超过400wpm,不管gre还是lsat的 速度要求,都能满足。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放弃无用的部分(这句话算是阅读经验总结的clich?了,如何辨别无用,下面再做介绍)。把精力 集中、再集中。
如何辨别无用的部分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人能拍胸脯告诉你确切的答案, 这个答案也因个体的差异会有所不同。它只有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亲身经历、去亲身感受才能获得。我曾经说,做完一篇阅读后,可以试着把本篇文章的几道题目对 应到原文中,看其出现的位置前后(尤其是前面)的内容,总结为什么会在此处出题,有什么特殊标志以及与前后文有什么样子的逻辑关系。这个方法,一开始练习 阅读的同学们可以试试,但不能保证能实质性地提高阅读成绩。更好的办法是,阅读一些长的科普性文章,培养自己阅读综合性能力。这里极力推荐 scientific american这本杂志,对阅读,尤其是gre阅读的帮助非常大,因为gre阅读主要面向理工科的考生,总会出自然科学类型的文章多些,比如宇宙、生 物、自然等题材(社会科学类的文章也会偶尔出现,但是不象lsat那样普遍),而这类题材正是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focus。我在开始阅读scientific american时,有个感觉就是:这简直就是gre阅读的文章啊!图书馆里借不到这本杂志的同学,可以到淘宝等网站购买,或者emule、bt下载,方 法当然有很多种,只要你肯努力,不多说了。
这里再推荐一个专门训练阅读速度的软件:eyeq。verycd上面就有下载,我使用了感觉对于提高速度效果还不错,有兴趣的可以去试试。官方网站上有个demo。
如何令你GRE阅读高分
gre阅读高分技巧一:
1.一句话只看一遍,充分利用自己的语法知识,时刻把握句子主干,修饰成分要毫无感觉得快速浏览(这里的毫无感觉不是略读,而是不希望过多的修饰成分或插入成分影响对句子主干的理解,这四个字需要自己体会)。
gre阅读高分技巧二:
2. 做标记除了大写字母、时间年代、最高级、转折标志词、因果标志词、列举、让步、强对比以外,还要标记出并列连接词(如and)、分号、冒号、表示作者态度 的词(这个比较难,需要自己体会收集),。做标记的小窍门:标记符号不要只用一种(如下划线),也不要过多,最多三种(如括号、圆圈、下划线),分别标记 原因、转折和其他。
gre阅读高分技巧三:
3.一定要取舍。
a)让步分句(如:带although的分句、带it is true的分句、带do的分句等)一律跳过(但是用括号括起来),只看后半个分句;
b)such as后的内容一律跳过,也用括号括起来,不过我会数数列举的个数,如果是4个,则必出题,其他个数不用管,出题了再回头看;
c)for example举例只要提炼关键词的首字母就可以了,也要括起来,重点看后面或前面的结论。
d)原因——标志词常为because、since——一律跳过,括起来,只看结果。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result in和result from,遇到这两个,我在下面划横线做标记;
e)老观点只把握关键词、知道讲的是什么就行,其他一律跳过;
f)冒号后一律跳过,冒号下做标记;
g)分号后一律跳过,因为表示并列,内容和前面大体一致,分号做标记,出题的话再回来看。
上面这些全看,因为速度上来了,但看这些内容时仍然是毫无感觉地看,可以不用担心它们会分散注意力了。
当这些内容都做标记后,文章结构就非常清楚了,哪儿是举例、哪儿是结论、哪儿是原因、哪儿是转折一目了然,定位非常容易。
gre阅读高分技巧四:
提高阅读速度的不二法门: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文章,5遍左右吧!慢慢地就会产生一种直觉,知道哪里略读哪里重读。
gre逻辑思维在解决语文考试时固然有效,但是现在考生们要面对的是gre考试,是一门不同于 中国文化的外语考试。需要对大家的思想进行重塑,以往天马行空的幻想式阅读方式是绝对不适合gre阅读的。下面就和各位考生一起分享一下,在gre阅读 中,几种大家需要注意的gre常见逻辑思维。
gre常见逻辑思维1. 关于逻辑命题的问题
此类题目在gre阅读中称为逻辑题,就是哪个选项成立,会support/weaken原文的观点。
先 讲讲里面的逻辑思维,一个命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条件、结论以及条件到结论的推理过程。如果同学们看到一个中文问题,说下列哪项可以支持原文观点?相信同 学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原文的结论,再看哪个选项支持结论。这个思维就太狭隘了,因为支持条件、结论和推理过程都是对原文观点的支持,这点思维大家要建立起 来。用一个例子给大家分析巩固下这个思维,具体题目和文章就不引述了,考生可以看看n0.6第二套section 1的长文章,讲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之间关系。文中有这样一个推理,由出现了高密度浮游植物的地区,浮游动物就少推出了浮游植物分泌排斥剂,把动物赶跑 了,后面有题问到如何削弱(weaken)此结论,我们直接看看正确答案(b)动物排斥和植物种群密度是无关的。言下之意就是把推理过程推翻了,条件是推 不出结论的。我们来看看,如何推翻条件,在某些地区,出现了高密度浮游植物,但浮游动物并没有减少。这就削弱了条件。再看看如何削弱结论,试验中,将植物 体内的排斥物质放在正在培养着浮游动物的容器中,并不能使浮游动物的数量减少结论就削弱了。所以考生们在做完一个逻辑题以后,不要满足于答案,要多想想到 底是支持或削弱了条件,结论还是推理过程。当把这种思维变成自己思维一部分的时候,自然可以应对自如。
gre常见逻辑思维2. 类比的思维
类比的思维在gre阅读中绝对不少见,也就是常说的类比题。主要说下述哪一选项所述现象和原文第n行的说法比较相像?或者说下列哪个选项为原文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类题的思路是:要首先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抽象,抽象的时候要注意,有态度的要把态度留下,把具体的名词都丢掉,最后形成的框架就是对象+正评价/负评价/无评价+某事。
还 是来看一个例子,在n0.7第二套section 4里面,有这样一段话it is one of nature’s great ironies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nitrogen in the soil frequently sets an upper limit on plant growth even though the plants’ leaves are bathed in a sea of nitrogen gas.我们把氮气(nitrogen)抽象为a,植物(plant)抽象为b,这句话的结构就是b的周围有很多a,但b依然觉得a不够。我们再到选项里 看,很快会发现只有(c) that of shipwrecked sailors at sea in a lifeboat, with one flask of drinking water to share among them符合,置于这个的逻辑抽象,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如何抽象,同时也可以尝试下对其它错误选项同样也抽象。这种题目切记,不可先看选项,一定要先抽 象,再选项。
本文简单讨论了gre阅读中常用的4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这些思维建议同 学不仅仅要写在纸上背诵,因为拿来背诵,这些就不是思维,而是方法了。这不是考数学,不是让大家在考试的时候用定理,而是要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本身的一种 思维模式,以后就用此种方式来思考问题。待大家出国留学,融入国外的研究生生活后,会发现,这些逻辑思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其实ets并非故意出变态的题刁难大家,大家仔细想想,这些都是些缜密的逻辑思维,都是科研必备的思维。望各位考生能好好体会,好好吸收,多多练习,必定能战胜gre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