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哈鲁教育
搜索
  • 香港城市大学学校特色解析香港城市大学学校特色解析

    在线资讯

    学校简介:

    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英文: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ityu),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大学现以工商管理、法律、工程、创意媒体、能源及环境作为五大发展重点,以专业教育提供者为大学定位。

    校园介绍:

    香港城市大学位于九龙塘达之路的主校园面积达15.6公顷,当中包括教学楼、康乐楼、蒙民伟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学术交流大楼、桃源楼、综合运动场馆,两座高级教职员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学 生宿舍。

    学校特点:

    东方之珠,气蕴风云;国际都会,身负日月。香港为城大发展提供环境和便利,城大为香港增添姿彩和实力。位于城市、用于城市、回馈城市正好描述了城大的特色。由于城市及社会在不断发展,城大提供超过140项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和专业的课程,培养优质专业人才,与城市共同进步。香港城市大学校名中的城市两字(仅是英文city一词的对译),是指城大是属于香港这座城市的。现在,城市的围墙也在不断扩大。城大正积极参与和内地的教育合作,为中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香港八大名校详解香港八大名校详解

    在线资讯

    目前,申请香港的大学越来越受到内地学生的青睐,那么面对香港的8所大学要如何选择呢?给您提供以下8所大学的基本信息和院系设置,帮助您初步了解这几个大学。

    一、香港大学

    世界大学排名前三十的顶级大学,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hku),是一所于1910年于香港岛成立的大学,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港大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对应的校训则为sapientiaetvirtus。大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自2007年开始,港大被英国thes-qs持续评为全球前30名的顶尖大学,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公布2009年全球最顶尖200所大学排名香港大学位列全球第二十四位;?港大校友成就卓越,孙中山、何鸿?、张爱玲、朱光潜、黄国彬、梁锦松、林夕、方力申、许冠杰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均毕业于港大。

    重点推荐专业:

    master of architecture建筑学硕士

    lika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李嘉诚医学院

    master of education教育硕士(英语)

    master of economics经济学硕士

    master of laws法律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mechanical engineering)工程科学硕士(机械工程)

    二、香港中文大学

    亚洲大学排名第二,位于北大、清华之前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英文名称为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简称cuhk),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学,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中大是由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组成,及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中大现在大多教学系皆有提供中英语课程。医学院,法律学院、药剂学院、英文系、语言学系等及大部分新开办的理学院课程,全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

    重点推荐专业:

    anthropology人类学

    ma in english(literary studies)英语(文学研究硕士)

    full-time mba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

    msc in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硕士

    master of education教育硕士(中文)

    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中医硕士

    三、香港科技大学

    科大的五百多位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三分之二的教授毕业于哈佛、剑桥、耶鲁、牛津等

    香港科技大学(简称科大)创立于1988年并于1991年10月正式招生开学。该校位于美丽的西贡清水湾半岛。科大是一所从事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的、科研设备优良的、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该校办学宗旨除致力于培养人才、应付香港未来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之外,还将大力推动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学术研究与科技开发工作,辅助新兴企业快速成长。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高度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由四所学院组成---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推荐专业:

    biology生物学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financial analysis财务分析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信息系统管理

  • 选择在香港就业的4大原因选择在香港就业的4大原因

    在线资讯


    1,香港是充满公平、公正机会的社会,这个社会很讲实力的。因为在香港全世界的人都有,所以它给你提供一个部公平的竞争机会,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公平性非常重要。像当年李嘉诚也好,每一代香港人生活也好,都因为在这里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2,有一个充足商业、工商服务的软硬件环境非常好。如果只想创业,则只需要担心个人的能力问题,而且周边的软硬件环境很好。

    3,法制性很强。从政府、商业合作中,尤其对创业来说,包括商业合同的保障性方面,这里都提供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

    4,还有生活环境来说,香港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比如 说香港饮食非常丰富,社区文化也是非常先进和完善,不要看香港地方小,但是其实它的服务体系也非常完善。

    另一方面,香港本土的年轻人在就业方面有一点动力不足,大家不想走出去;但是香港需要内地学生,需要他们来为它创造和拓展。 市场上也欢迎大陆学生来香港工作,并且提供大家智慧和才智,希望大家去找到一份工作,而且香港的政府也在不断地开放,总体来说,香港的工资是内地的三倍以上,而且消费水平也是这样。一般大学生在这里工作,一个月是一万块钱左右,按消费购买力来算,这其实很多年轻人想参加工作,这个选择还是不错的,尽管环境有压力,但是这个绝对值很大。如果你想创业香港是一个最好的环境。

  • EMBA港大将参战 料排名不俗EMBA港大将参战 料排名不俗

    在线资讯

    专家直言,emba课程竞争日益激烈,而新加坡推动国际化及上海投放资源方面都较香港积极,政府应订定长远政策助院校吸纳各地优质师生,确保发展优势。

    本报分析《金融时报》早前发表的2011年全球emba排名,发现首二十强课程中,便有两个来自香港、3个来自上海、4个与新加坡相关,加上伦敦商学院于阿联酋开办的一个课程,亚洲佔去全球emba的「半壁江山」。其中香港有kellogg/科大合办课程连续3年稳佔首位,中大的独办课程也坚守二十名以内;而新加坡引入欧美名校的2个叁地合办课程持续打入五强,当地新加坡国立大学与ucla合办的新上榜课程也一举佔得第九位;至于上海的3个课程,则以快速升势大步跃进首二十名内,力证区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港大将参战 料排名不俗

    对emba「港星沪鼎立」之势,熟悉区内情况的新加坡康奈尔南洋酒店管理学院院长、前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院长陈维康向本报分析指,叁地其实各有强项,「以香港为例,像科大与kellogg课程,收生及师资等各项标準都定得很高,再加上 香港的中西文化兼容,是最强的地方」。他又特别提到,港大数年前推出与伦敦商学院及纽约哥伦比亚商学院合办的emba课程,今年将累积3届毕业生开始加入竞逐,因其合作伙伴塬有课程一直位佔全球叁甲,「相信港大也将有很好的排名」,香港整体竞争力势必进一步加强。

    星洲中文弱 适应中途站

    身处新加坡当院长的陈维康,亦深深感受到当地社会国际化的优势,事实上当地排名最高的两个emba均属叁地合办课程。

    不过他认为,新加坡英文主导的强项,同时亦构成了忽略中文能力的弱点,「外国人到亚洲新加坡虽然最容易适应,但当地人中文水平较弱,亦不熟识中国营商文化;对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的外国人来说,新加坡只会是中途站,逗留几年时间,这是最大的隐忧」。

    沪院校积极 发展速度快

    至于上海,陈维康指当地课程未够国际化,加强与海外学府协作会是未来重点,「不过上海院校很愿意花钱去提升自身水準,所以才会上升得这么快」。面对激烈竞争,他认为香港政府应于教育方面研究长远政策,在巩固与内地联繫之余,学术上亦不失西方元素以吸纳全球顶尖师生,另一方面也可效法新加坡,提供政策诱因吸引海外名校到港设分校。

    提供全球mba入学试的gmac总裁david wilson接受本报访问时亦称,emba课程需求越来越大,竞争亦日益激烈,要保持香港的优势,最重要是维持自己的独特性,「emba课程的竞争,不是100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 香港留学:优势专业推荐香港留学:优势专业推荐

    在线资讯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飞速发展的同时仍保留着中国最传统的文化。香港高校的优质教育、全英文环境和多元文化更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子们纷纷前来求学。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内的学生选择去香港留学更是优势多多,在这里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同根同源的中国文化,还能够体会到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不用远行便可开阔自己的眼界。

    去香港求学,有以下优势专业可供学生们选择:

    一、金融业

    金融业一直以来香港都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之一,回归后保证香港在世界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是中央政府极为关注的要点。香港金融机构林立,几乎所有的世界著名银行、投资机构和保险公司都在香港有常驻机构和大量分支机构。因此,在香港,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而且由于其金融业的领先地位和极高的国际化程度,在香港从事金融业十分便于进入全球金融系统和跨国金融机构。这样,在香港读金融或者商科的就业前景是十分诱人的,当然申请香港高校的金融或者商科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申请者应对此有足够的准备和心理预期。

    二、服务业

    经过80年代初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香港,其本地的制造业已经不是主导产业,据统计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 中的80%多来自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整个劳动力人口的70%。具体来讲,包括通讯、传媒、法律、管理、建筑工程等行业,其中影视娱乐、投资设计发展尤为突出。

    三、文化创意产业

    香港政府很早就将文化创意产业等服务业作为香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这一发展趋势为内地文科专业的学生去香港留学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就业领域。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都是新兴产业,人才缺口巨大。而香港各高校的全球化优势和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教育领先世界。诸如媒介管理,艺术设计,时装设计,品牌营销及其他艺术人文类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是很看好的。而且,就文化创意产业来讲,该产业发展与大陆有密切联系,而且由于香港的领先地位,一旦在香港接受相关专业教育又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回大陆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会计专业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60%以上的会计从业人员去年加薪达10%左右,预料今年增幅还会持续上升。香港会计界的薪酬已走过了低潮期,去年薪酬递增率属全亚洲最高,估计未来还会有增幅,并会出现人手紧张情况,会计专业将钱途无限。

  • 香港高校申请指南香港高校申请指南

    在线资讯

    香港高校申请已进入高峰期,商科和传媒的申请依然火爆。那么申请香港高校该如何准备呢?

    申请研究生有三种选择

    香港高校研究生院提供三种类别可以报读,分别是授课型研究生、研究型研究生、博士生。从申请的难度来讲,研究型课程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成就或研究经历,申请比较有难度。同时研究型课程因为有较丰厚的奖学金与补贴,因此申请者比较多。而授课型课程的学制一般只有1年,学生花费较短的时间就能获得硕士学位。

    申请前准备工作很重要

    院校的申请材料大致包括本科成绩单、英文水平证明、gre成绩单(可选)、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推荐信、申请表格等。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计划,它要求申请者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的掌 握。 学生若能够在留学顾问的帮助下,与教授取得联系,并能从中获得意见,效果将不同反响。

    参加面试就成功一半

    面试环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学校在收到学生的申请材料后,会对学生的背景进行第一次筛选,能够被选中参加面试的学生基本上半只脚已经踏入学校的大门。

    面试的内容根据申请的专业不同而不同。如果学生申请的是建筑类或者艺术类的专业,建议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准备好自己的作品集,手绘图或者ppt等多媒体都可以运用到面试中,并且要留意在申请材料里面提供的文书。面试基本上是用英文进行,并且面试有可能会搞突然袭击,所以留学 专家建议学生在递交完所有申请材料以后,就要开始准备面试了。

  • 香港留学 香港大学历史背景解读香港留学 香港大学历史背景解读

    在线资讯

    香港大学 简称港大(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一所于1910年于香港岛成立的大学,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港大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对应的校训则为sapientia et virtus。大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自2007年开始,港大被英国thes-qs持续评为全球前30名的顶尖大学,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学校历史

    孙中山先生曾习医于此。当时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也应该在香港立一所大学,一来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抗衡其他列强文化理念,便于英国向华南拓展势力,巩固其在整个香港的统辖管治。当时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于是出钱支持。另一方面,当时太古公司辖下的一艘货船发生工业意外事故,导致多名中国船员伤亡,故急欲修补公司形象,便也出钱支持成立港大。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如汇丰银行)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更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动工仪式,主张港大为中国而立。

    1911年香港大学成立,1912年举行了正 式的创校典礼。因卢吉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如共产主义理念),大学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故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当中没有开设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课程。1916年12月举行第一届毕业礼,有23个毕业生及5个荣誉毕业生。1925-1926年省港大罢工后,政府为进一步沟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绅商,磋商在香港大学增设中文学系,让汉文中学毕业生入读。港大中文系于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赖际熙、区大典等执教,加上其时又有富商邓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学院、冯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图书馆等,涌起了一股重视中文教育的潮流。

    1941年因香港沦陷,本部大楼遭炸毁而停办,至1945年复办。战后随社会需要陆续加设理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院等。1961年学生人数为2000人,是1941年的四倍。1989年后政府推行大专教育本地化,使多数香港人不用远赴英国读大学,也为主权移交中国作准备,便大幅增加大学学位和课程种类。这使港大学生人数倍增,至2001年有学生14,300名。课程也多达百多种。主权移交后,虽数次被校政风波困扰,但大学逐渐由专注于教学过渡为教学和研究并重,并增加和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交流,犹以医学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数所实验室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 香港浸会大学专为内地学生设立奖学金香港浸会大学专为内地学生设立奖学金

    在线资讯

    当国内高校纷纷用自主招生来锁住高分考生时,香港高校也抛出了重要砝码。香港浸会大学南开中学举行的内地招生说明会上获悉,该校除了可为内地考生颁发一、二、三等入学奖学金以外,还设置了700多个奖学金项目,供本科阶段学生申请。

    作为香港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之一,浸会大学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内地考生的目光。然而,要进入这所高校对重庆考生来说,也并非易事。据悉,2012年,香港浸会大学总共在 内地招录了190名学生,而重庆只录取了4名,平均录取分数超过一本线66分,最高的则超过94分。

    据浸会大学负责招生的林女士介绍,今年该校在内地的录取计划依然为190人左右,上下浮动较小,但会适度提高在重庆的录取人数。

    与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单纯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不一样的是,浸会大学将在高考结束后,对符合条件的报考学生进行面试,面试的成绩也将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 香港三大名校奖学金的最新介绍香港三大名校奖学金的最新介绍

    在线资讯

    求学香港已经成为众多内地学子选择进修的重点,而奖学金也是众多申请者的目标所在。结合长期以来申请的经验,为大家整理了港校的奖学金信息,大家多多参考!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每年共有约1000项不同类别的学术性奖学金、奖项,奖学金额达1亿港元,供所有港大本科生申请。内地高考生均可申请港大颁发给录取名单中各科成绩突出的学生的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达港元每年14万元,发放3年共42万港元。

    香港中文大学

    为鼓励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去香港中文大学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提供多名奖学金名额予录取入读「奖学金基础班」的内地学生,奖学金名额分布于二十五省、市、自治区。香港中文大学将向每名在学的奖学金班学生颁发相等于攻读四年本科课程的学费,以及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贴。香港中文大学设有1700项奖学金。

    香港科技大学

    奖学金:科大设有内地招生奖学金,嘉勉高考成绩卓越并在入学面试表现突出的同学。此类奖学金过奖者经由大学香港部门统一评定。

    助学金:大学设有少量内地招生助学金,扶助家中经济又特殊困难的同学。同学必须在通过大学对其高考成绩并入学面试的评核而获得录取之后,方能经由大学相关部门评核是否获得助学金。学生必须向学校提供经济状况证明,以供审核。

    工程学院奖学金:dr.jack lau school of engineering奖学金是专门为中国内地学生设立的奖学金项目。学生每年可获得80000港元的奖学金,连续四年可共累计获得奖学金

  • 香港大学奖学金的优势香港大学奖学金的优势

    在线资讯

    香港的大学以巨额奖学金吸引学生,已经渐渐改变了中国大学的层级。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去年招收 了170名内地学生,其中包括北京,广东和成都的三位状元。去年香港大学则计划招收250到300名内地生,提供1300万奖学金。中国顶尖的学生,正在 改变非北大,清华不上的心态。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北大,清华就很难再称中国的一流大学了。

    其 实,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水准,早已不是北大,清华可比的。这些学校的硬件比内地的一流大学领先一个时代不说,教授也是面向全世界广招 英才。许多在美国名校毕业的中国学生,只有在香港找不到位置的情况下才会回国。看看香港这些大学的师资,内地大学早已不能望其项背。

    当 然,长期以来,香港的大学对内地一流大学还有一个劣势,那就是学生素质不高。但这种局面正在急剧改变。因为香港的大学舍得在学生身上花大笔奖学金,常常一 个学生得几十万的生活费,大陆的精英学生,特别是那些家境不好的,纷纷以去香港为首选。等学生素质提高了,香港的大学就会在各方面建立对内地一流大学的绝 对优势。

    也许有人会说,香港地方小,几家大学掀不起大浪。这话恐怕难以站住脚。如今香港的八所大学,在内地招生基本还在一,两千人。以后是否会增加到上万人?如果每年内地高中毕业生最优秀的一,两万人被香港的确大学挑走,内地还有哪个大学好意思说自己是一流?

    综 合香港各方面的条件,这样的局面几乎肯定会出现。第一,香港的大学在奖学金上有绝对优势,教育质量有保障,水平会全面超过内地的一流大学。第二,香港是亚 洲金融中心,如今社会正在急剧老龄化,非常需要年轻劳动 力。大陆人才的大量涌入,不仅缓解了香港的老龄化问题,而且为香港提供了高端产业国际竞争的人才。更重要的是,香港由于高度国际化,内地学生常常会以之为 中转站,继续向美国等国家流动。这样一来,香港即使招了许多内地学生,最后人才的需要恐怕还是得不到满足。所以,从香港的长远利益考虑,其大学对内地人才 恐怕是胃口越来越大。

    内地生活水平低,教育成本低,而且人才资源丰富。北大,清华这些 名校本来对香港的大学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在过去几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中,大家只顾大兴土木,雇明星教授,忽视了对学生本身的投资。美国一流大学的 竞争,首先是奖学金的竞争。穷学生进了这些大学不仅学费全免,而且常常因为领到优厚的生活费,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可以专心学业。而内地的大学招生制度,不 容许学生同时申请几个大学,比较各校的条件自由择校。大学之间基本没有奖学金的竞争。这样下去,这些大学很可能会全被香港的大学打成二流。

    去 年经济学人发表全球大学概览指出:高等教育已经全球化了,落后的教育制度很难关门自保。教授也好,学生也好,会自然流向制度更优越的大学。特别是中国内地 目前被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几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包围。这些地方全已经进入了全面老龄化的阶段,都可能到中国来争夺人才。而中国未来一,二十年内, 也会进入老龄化,非常依赖现在进大学的这批劳动力。中国内地的大学如果不进行彻底改革,将会彻底失去这场人才战。同时开放的香港大学也为国内莘莘学子提供 了不可多得的良好教育环境和机会,学子应该抓住机会,选择最有利的大学进行深入学习,以便毕业之后占有绝对优势。



全国咨询热线          400-6652-485
北京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号锦秋国际大厦A座1012室
广州公司:广州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座610-611室
珠海公司:珠海市吉大海滨南路47号光大国际贸易中心2909室
北师珠服务中心: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北京师范大学海华三栋